中经园区经济洞察 | 百强园区助力产业腾飞,“智”造之城看苏州
作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园区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展现国内园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即日起,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将依托行业洞察产业数据服务平台推出《中经园区经济洞察》系列,探寻园区经济新动力,洞察园区产业新方向。
新华财经上海10月31日电 作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园区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展现国内园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即日起,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将依托行业洞察产业数据服务平台(简称“行业洞察系统”)推出《中经园区经济洞察》系列,探寻园区经济新动力,洞察园区产业新方向。
本期《中经园区经济洞察》,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业强市”苏州,纵览这座城市如何优化园区布局,引导产业集聚。
百强园区成开放创新“引擎”,“1030”体系建构工业“智”造
在新一版园区百强榜单中,苏州共有8个园区上榜,成为上榜园区最多的城市。其中,苏州工业园区更是位列全国第四,位居江苏省第一,引领苏州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创新、高质量、开放”的特色。
作为“工业强市”,2024年苏州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483.8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59.1亿元,同比增长4.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前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22139.5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9.9%、8.9%。
今年以来,苏州市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全力打造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努力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着重推动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高端转型,巩固提升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新赛道。
专业化特色化“尖子生”领航,超2400个园区共绘多元版图
基于行业洞察系统数据分析,从园区种类分布来看,总体布局呈现出高级别、专业化或特色化园区为核心引擎、普通园区为主体驱动的发展模式。占主体地位的普通园区涵盖了产业基础、低成本制造和传统行业,支撑着整体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而随着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提升,苏州也在大力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园区建设,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和重点区域的一批高级别、专业化或特色化园区正在崛起,成为了区域内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
从行业分布角度来看,总体布局以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为主,呈现出商贸、服务与制造并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保障传统产业延续性的同时,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现代化和多元化奠定了基础。苏州市正在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研发创新及数字化转型等战略,以培育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园区经济模式。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苏州市下辖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代管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4个县级市共有园区2400多个。其中,吴中区园区数量居全市首位,达400余个,其次是昆山市和常熟市。
吴中昆山虎丘领跑,各区企业差异化发展
苏州市产业园区的企业数量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苏州全市共有园区企业9.4万多家,吴中区和昆山市的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其中,吴中区企业数量占比最多达24%,以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为该区域的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整体布局方面,苏州各地区的园区企业分布体现了其产业多样性和区域化特色。数据显示,苏州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4074家、专精特新企业206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325家、上市企业329家。从各区企业类型来看,吴中区在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上市企业数量均居苏州市第一,其次是虎丘区和昆山市。
值得一提的是,吴中区作为苏州市企业总量最多的区域,也同时在各个细分科技企业类型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企业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其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依托的是体系化的政策支持以及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第一,吴中区政府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涵盖初创、成长和成熟阶段的分级支持系统,政府对重点企业在研发投资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例如,政府对于独角兽企业提供了前一年研发投资的20%补贴,并连续六年给予支持。第二,吴中区注重引入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及高端研发机构的建设,区内现有超过100家国家级研究机构,并吸引了全球500强企业进驻,覆盖了医药、5G通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共同构建了协同发展的当地创新生态。
另外,园区内大企业为主的分布结构体现了其产业多集中于规模经济显著、高附加值的产业,例如高新技术和现代化制造业。在成立年限与发展程度方面,园区内多数企业已运营5年以上,其产业结构体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早期主要依赖传统制造业,而如今已转型为科技、金融、研发集聚区,显示出其在吸引创新和高端产业方面的显著成效。
政策东风助力 12个国家级园区聚力转型升级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对于战略重点产业以及人才的政策支持文件,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行动计划”等;再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及“服务业相关领域纾困和恢复发展”,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瞪羚企业培育工程”和“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鼓励高成长性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集群发展。同时,苏州工业园区还实施“卫生人才支持计划”、“金鸡湖人才计划”和“领军登峰”等人才支持计划,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提升园区的人才竞争力。
乘区域政策的东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苏州市共有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共12个,分别是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数量最多,近17万家。
截至2023年,根据“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类标准,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新注册科技企业近12万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近五年新增企业数量累计1.7万家。
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布局,苏州工业园区创新驱动领航
据了解,苏州已提出将新能源作为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之后重点打造的第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苏州重点园区都已将四大优势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其中,到2026年,苏州工业园区将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2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力争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四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GDP迈上4500亿元台阶。
从主导产业高频词汇可以看到,新能源、新一代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物医药、汽车产业、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产业成为多个园区的主导产业。
从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均位居12家之首。
纵观苏州的整体产业园区布局及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更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域规划方面,以“1030”产业体系为核心,在保持传统工业强势的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中心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的跨越。同时,生态体系方面,在高级别、核心园区和开发区的引领下逐步完善,形成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创新高地,并以一系列政策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周西仑 杨啸笛)
关于行业洞察产业数据平台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行业洞察产业数据平台,以产业链图谱为核心,结合中国经济信息社传统的数据平台优势、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优势,通过打通“宏观”-“产业”-“园区”-“企业”数据关系,为政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套“产业规划-政策供给-运行监测-持续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和运行指挥体系。同时,也可为政府产业规划和招商、金融机构对公拓客等提供从产业研究到企业触达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助力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以上内容涉及的图表、数据等信息仅供参考,详情请登录行业洞察产业数据平台查看,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所有。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