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江苏省分行:集约化运营云生产研究
经过多年的运营,建行云生产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通过不断拓展云生产应用场景,建立起覆盖全集团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开放共享的运营模式,构建“运营大脑+生产组件”的云生产平台体系。
大数据、互联网、云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传统的银行生产方式,新兴的云生产,是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相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网络化生产模式。这种全新的银行运营模式,突破传统的“全员雇佣、场地办公”模式,实现将任务标准化、人员可共享、价值可计量的业务释放到云端,由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用户协同开展跨机构、跨系统业务处理的生产组织模式。
云生产实施以来,实现了云生产+集中生产两种作业模式的并行应用,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实现了生产任务、人员、场地、时间的灵活配置,可利用地域营业时间差异,实现高峰期业务的分流和错峰处理,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质效。此外,应急保障效果明显,并能助力提升风控水平。
经过多年的运营,建行云生产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通过不断拓展云生产应用场景,建立起覆盖全集团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开放共享的运营模式,构建“运营大脑+生产组件”的云生产平台体系。然而,集约化运营云生产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在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痛点问题,比如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由于地区差异和当地监管要求不同,作业规则较为复杂,激励考核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展望未来,对集约化运营云生产有以下建议:
首先,拓展应用场景,扩大云生产范围。以运营任务与运营资源高效适配为目标,强化机制落实和任务落地,持续推进云生产在全行推广应用。通过专项需求征集和常态化适配调整相结合,拓展跨系统、跨领域任务,以需求明确、效果明显、有代表性的场景为重点,对全行运营任务进行识别定义,以运营任务与运营资源高效适配为目标,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拓应用”,统筹行内行外运营资源,实施云生产推广或试点。按照先机器后人工、先众包再专岗的顺序分配运营任务,充分体现云生产的去中心、去组织特性,持续推进云生产在各领域实施。
再者,明确激励机制,激发云生产内部驱动力。在建行总行确定的计价考核政策基础上,研究细化具体执行措施,探索云生产模式下的敏捷型组织、柔性管理、精准考评等人员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切实发挥转移计价激励作用,探索创新云生产管理机制,调动各级机构和人员参与云生产的积极性,将更多机构、人员、业务引导和纳入云生产。
再次,加强数据分析,提升云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云生产作业质效和业务上收覆盖面,精细化管理是钥匙。围绕云生产应用场景,根据业务种类的不同,从应用场景和现有数据梳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断精简和优化作业流程。在全行柔性组织管理和复用共享资源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运营资源与任务库,优化资源调度功能,通过对业务流程不同节点及业务处理结果数据梳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建立监测评价模型,提升产能规划、积压预警、异常干预、任务计量、作业评价能力,满足云生产精细化管理要求。
最后,加强业务培训,做好云生产服务支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进行全行性以及针对性的培训沟通,加强优秀案例总结宣传,促进全行各条线加强对云生产模式的认识。及时协调处理用户的疑难问题解答,做好各类客户服务和支持工作,在业务处理遇到问题时,及时响应解决,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对云生产业务的质检,强化日常监测和评价,防范作业风险。(董斌 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