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市 > 正文

沪市债券新语 | “引金融活水,惠千家万户” 上交所持续致力于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

新华财经|2025年03月04日
分享至: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阅读量: 164262

截至目前,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自推出以来,在上交所市场已发行14只、合计36亿元,募集资金实际支持了超500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新华财经上海3月4日电(记者 杨溢仁)近日,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了5000万元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当期债券期限3年,发行利率2.05%,全场认购倍数达1.9倍,引发业界关注。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自推出以来,在上交所市场已发行14只、合计36亿元,募集资金实际支持了超500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完善制度规则 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发展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就市场情况看,虽然管理层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持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但受限于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抵质押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小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位市场资深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上交所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基于中小微企业特点、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路径,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需要更多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上交所债券业务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10月,上交所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指导,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专项品种公司债券》,创新推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2024年12月,上交所再次修订发布《适用指引第2号》,明确募集资金可通过股权出资或者投放融资租赁款、保理款等与发行人自身经营业务相关的形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拓展募集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方式,并且允许置换债券发行前3个月内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支出。这一修订大大提升了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灵活度,进一步推进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温州市级工业与能源领域投资主体,本次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所发行的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募集资金拟用于置换对区域内从事风电母港业务中小微企业的股权投资,支持温州本地资本与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助力推动浙南地区风电开发降本增效,提高深远海风电建设效率。在业内人士看来,该债券以资本为纽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参与重大能源项目的通道,也是温州民间金融改革实践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疏通“毛细血管” 针对性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相比央国企,中小微企业存在资产规模小、单次融资金额需求小等客观现状,对其而言,直接发行债券存在综合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

“基于此,上交所探索性提出由业务上与中小微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且资质相对更优的企业作为债券发行人,募集资金通过支付预付款或者清偿应付款项、发放委托贷款等形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或与自身经营业务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形式,无疑具有较好的创新效应及现实意义。”一位券商的固收业务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供应链核心企业、产业企业、金融或类金融企业、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运营企业等都可以通过支付应付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与自身经营相关的方式发行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

举例而言,2025年2月21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高投”)发行了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规模2.5亿元,票面利率3.18%。作为西安高新金控集团旗下的专业创投机构,西高投本次募集的资金将重点投向西安高新区内的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此外,该债券由陕西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增信担保,进一步提升了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能力。

东营市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成功发行了3亿元“一带一路”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业务,同时定向支持发行人石油装备制造业务上游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目前已支持22家中小微企业,帮助上游中小微企业扩大业务规模,并加快其资金周转效率,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

特变电工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我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024年4月,企业发行了5亿元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通过支付预付款或者清偿应付款项等形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或与特变电工公司业务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已支持超过400家民营企业,不仅为民营经济注入活力,也有益于增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产业链稳定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普惠万家 创新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从白手起家创新创业的小企业主,到怀揣梦想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从经营便利店的小商户到偏远地区的农牧民,都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交所不断创新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如贸易应收款、生产设备、知识产权等各类资产,与经营性信贷产品相联系,进行创新融资,助力盘活普惠金融资产,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活动增添“活水”的同时,丰富市场资产供给。2024年,上交所市场供应链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了1125亿元,以央国企为核心,支持上游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发展。

再就服务小微企业的效能来看,资产证券化产品服务范围广,涉及的小微企业一般可达到上千户,主要聚焦“高精特新”小微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具体来看,“远惠系列-2024远东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21.08亿元,承租人数量达1千户;“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第2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精特新)”发行规模1亿元,项目参与企业包含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涉及大数据、人机交互、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前沿领域;“京东科技盛采1号第6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5亿元,借款人数量约1千户。

无疑,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产支持产品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惠及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消费等多个领域,持续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使金融活水分布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鲜活小微企业中。

“上交所通过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相结合,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了高效融资桥梁,一系列的努力,旨在不断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成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的有益探索,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一位债券市场资深研究员说。

展望未来,上交所方面表示,将积极发挥交易所市场功能,持续优化完善规则指引,强化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透明度,研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合适途径和匹配产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加强投融对接,开展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债券发行人路演活动,提高融资效率;积极培育多元投资者,建立健全做市机制,进一步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多措并举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至: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传播矩阵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