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市 > 正文

【财经分析】短期乐观情绪暂居上风 机构建议紧盯政策边际变化

新华财经|2024年07月15日
阅读量:

近期理财规模回流,叠加“资产荒”逻辑下保险配置压力仍存,则若无其他因素扰动,利率“慢牛”的延续仍是大概率事件。

新华财经上海7月15日电(记者 杨溢仁) 在基本面结构性复苏、“资产荒”行情延续的大背景下,当前对债市长期持乐观预期的机构依旧占据主流。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央行借券和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可能对债市短期表现构成一定扰动,但鉴于债券供需格局尚未扭转,“债牛”终结言之尚早。就目前来看,长端利率想要向下突破关键点位,可能仍需看到降息“落地”。

牛市环境存在逻辑支撑

可以看到,虽然受央行宣布“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等消息的影响,7月初债市收益率一改回落走势,震荡上行,但随着偏空情绪的消化,7月8日至7月12日,长端利率呈现出了“阶梯式”下行走势,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2.27%一线,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回落至2.47%附近。

如何理解市场与央行博弈下的行情演绎?

“虽然4月以来政策层频繁发声,体现出了监管控制利率下行斜率的决心。可相关表态节点多为重要数据公布前后或是市场情绪缓和阶段,其实际作用多为数据解读指引或让市场在安全时段自发调整,目的可能并非是强行扭转利率方向,而是阶段性控制住利率下行的速度。”华西证券研究所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说。

不仅如此,眼下尚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债市正面。

首先,就基本面考量,6月CPI同比微升0.2%,较前值下行0.1个百分点,环比持续修复动力有限,生产强于需求的特征明显。

其次,6月社融增速继续下行,居民和企业信贷双双趋弱。

再者,近期理财规模回流,叠加“资产荒”逻辑下保险配置压力仍存,则若无其他因素扰动,利率“慢牛”的延续仍是大概率事件。

“对债市而言,偏弱的信贷数据反映出实体融资需求不强,目前决定利率趋势的基本面逻辑仍然较为清晰。”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说。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举例来看,SKY_3M微升1BP至1.47%;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探1BP至1.63%;SKY_10Y回落1BP至2.25%。

“不过,想要看到长端利率向下突破关键点位,可能还需要等待降息落地。”一位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

肖金川亦认为,“往后看,长短两端,可能均需要依靠降息落地来打开下行空间。结合央行此前表态考虑,10年期国债2.2%以及30年期国债2.4%或成为监管下场操作调控的触发点。”

仍需关注政策边际变化

虽然当前乐观情绪依旧占据主流,可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亦有部分机构对后市表现持审慎态度。

“尽管市场上有部分观点认为央行暂时不会进行实质性的‘卖债’操作,但就其能力分析,央行借券卖债的相关细节已经相对明确,本质上操作落地没有太大难度;再就其操作意愿而言,近两周管理层已多次强调要推进借券和正回购进度,并提示长债风险,也就是说,其对利率调控的意愿暂时无可置疑。”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债市的走势及表现,很可能会加速央行‘靴子落地’。”

“眼下,无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还是地方债发行,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仍有约束。”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看来,“身处重要的政策窗口观察期,个人建议,对市场还是需要保留一份审慎。”

不仅如此,“8月至9月,地方政府债券的供给或将提速。一方面,偏弱的社融和通胀指向经济仍处于波浪式修复进程中;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仍低于历史同期,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谭逸鸣称,“无论是从稳经济角度还是债券供给角度来看,财政政策仍需继续发力,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由此,我们认为三季度政府债供给回升是相对确定的,8月会是发行的高峰期,净融资或在万亿元以上,预估7月至9月政府债的净融资规模分别能达到8000亿元、1.32万亿元、9200亿元。也就是说,三季度供给因素对市场流动性的扰动或进一步加大。”

短期市场操作分歧渐现

综上,在多空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目前持乐观态度的机构认为,“风险规避”依然是一个更为顺畅且确定的配置方向。在降息节奏相对不确定的背景下,即便长、短端利率可能呈现出震荡格局,但震荡阶段同样也是布局的时点。身处流动性环境仍偏友好的市场中,在强力且非常规的政策面世之前,利率债的利好环境应未变化,而机构尚未缓解的欠配压力将成为利率回调的上限压制。目前利率债还是占优资产,各机构可根据各自负债端稳定性情况,积极布局中长久期利率或者信用品种,等待降息落地。

当然,在多空交织的大环境中,也有部分机构释出了相左的观点。

“个人认为,目前还未到合意的配置点位。”前述交易员称,“近期行情总体呈现出了‘急跌慢涨’的特征,若不能准确规避急跌,那么在当前点位做多可能面临赔率与胜率都不足的问题。由此,当前进行降久期、降仓位操作或是更稳妥的选择。”

吕品则表示:“债市本轮回调的幅度可能不小,且目前来看,央行对于长短端的利率表现都有控制手段,因此‘降久期’可能也并非最优解,我们建议,至少在7月需要降低仓位,保存上半年的行情收益,等待央行操作落地。”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