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与关税冲击交织 美国经济面临“三重博弈”挑战
当前,美联储政策、关税冲击与美债流动性风险形成“三重博弈”。面对这些挑战,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保持高度警觉,美银首席投资官 Michael Hartnett 预言“美国购买全球商品—世界购买美债”的旧模式瓦解。
新华财经北京4月15日电(崔凯)在美国经济面临关税措施和通胀预期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坚决否认今年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并反驳了部分华尔街人士认为总统特朗普大幅加征关税将导致经济下滑的预测。与此同时,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前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最新发表的观点中均强调了当前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哈塞特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在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预计美国今年出现衰退时,哈塞特回应:“百分之百不会发生,完全不会。”
哈塞特强调,美国就业数据非常强劲,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就业岗位增长速度加快。此外,哈塞特表示,他与多位企业CEO的对话显示,目前企业界整体情绪非常高涨:
“我和很多CEO交流时问他们,关税的不确定性是否成为负担?他们普遍回应说,不会,我们正在尽可能将生产转移回美国本土。”
在谈及关税和贸易谈判时,哈塞特指出,当前有超过10项协议,对方提出了非常有利、极为出色的条件。不过,他并未具体说明这些提议来自哪些贸易伙伴,也未说明何时达成最终协议。
沃勒:通胀上行可能仅为“暂时性”
沃勒周一在圣路易斯发表演讲,首次系统回应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他提出,即便关税导致物价短期飙升,通胀上行可能仅为“暂时性”(transitory),与2021-2022年因供应链冲击导致的“持久型”通胀存在本质区别。
沃勒强调,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失业率处于低位(3月为4.2%),通胀正缓慢回落,具备应对关税冲击的韧性。他提出两种情景预测:
极端情境:若美国平均关税升至25%并持续至2027年,通胀可能短期升至年化5%,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失业率或于2026年攀升至5%。
温和情境:若通过谈判将关税降至10%,通胀高点或接近3%,美联储可采取观望态度,今年稍后仍可能降息。
尽管沃勒承认“暂时性”一词曾因2021-2022年误判通胀而饱受批评,但他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与彼时不同,且政策调整需基于动态数据。
耶伦谈美债:流动性没断 信任感在流失
美国前财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同日警告,近期美债抛售潮反映市场对美国政策制定的信心下降,但强调这并非需美联储干预的“市场失灵”。她指出,10年期与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与美元贬值同步,显示投资者正规避美元资产,对美债安全性的质疑升温。
纽约联储数据凸显美国经济放缓甚至彻底衰退的可能性
周一,据美国纽约联储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美国3月一年期通胀预期创18个月新高,达到3.58%,较前值3.13%有所上升。三年期通胀预期持稳于3%,五年期通胀预期从3.0%微降至2.9%。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与密歇根大学的调查结果相矛盾,后者显示1年通胀预期飙升至6.7%,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
尽管纽约联储的最新数据大大缓解了市场对滞胀的担忧,但也凸显了美国经济放缓甚至彻底衰退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失业、失业概率和工资增长预期均出现恶化,而家庭收入增长预期也有所下降。家庭对未来一年自身财务状况和信贷可得性的预期也更加悲观。此外,对美股的预期下降,达到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金融市场反应
最新的通胀预期调查发布后,美债收益率短线下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下挫将近4个基点,逼近4.4%,日内跌幅重新扩大至将近9个基点。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打破日内稍早在3.94%-3.9%附近的“低位横盘震荡”状态,于美联储通胀预期调查结果发布后跳水3个基点,刷新日低至3.8659%,日内整体跌幅扩大至9个基点。
当前,美联储政策、关税冲击与美债流动性风险形成“三重博弈”。面对这些挑战,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保持高度警觉,美银首席投资官 Michael Hartnett 预言“美国购买全球商品—世界购买美债”的旧模式瓦解。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美国例外论”时代终结,“美国否定论”已开启。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