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美联储面临艰难抉择:如何在控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

新华财经|2025年04月10日
分享至: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阅读量:

当前,美联储正处于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显著增加了经济不确定性,推高了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和国内需求疲软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新华财经北京4月10日电(崔凯)美联储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因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一致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并强调通胀上行风险可能比预期更持久。纪要同时暴露了政策制定者在应对滞胀风险时的“艰难权衡”和深层焦虑。

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担心关税等因素可能对通胀产生持续影响,并指出经济前景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会议纪要中,“不确定性”一词被提及21次,直接提及不确定性高或增加的超过十处,显示出美联储对当前经济环境的担忧。

3月18-19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不变的关键时点。会议声明中删除了此前“就业和通胀风险大体均衡”的表述,转而强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

纪要显示,所有与会者均同意维持当前利率不变,认为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这是最合适的策略。

与会者指出,关税不仅抑制企业投资与消费者信心,还可能通过供应链成本传导导致“更持久的通胀压力”。尽管如此,在讨论放慢缩表速度的问题上,几乎所有与会者支持该举措,但多名与会者认为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放缓缩表。

几乎所有与会者认为,美国经济面临“通胀上行与增长放缓并存”的滞胀风险。尽管劳动力市场稳健,但企业招聘与投资意愿受关税抑制,叠加能源价格波动与债务上限谈判不确定性,经济增长预期被进一步下调至1.7%。

会议纪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政策取舍的讨论。

虽然多数官员认为当前5.25%-5.5%的利率水平足以应对各类情景,但部分决策者明确警示若通胀顽固性超预期,而经济增速与就业市场同时走弱,将陷入“保物价稳定”与“促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冲突;税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可能扭曲价格信号,加大区分暂时性波动与趋势性通胀的难度。

对此,Nick Timiraos指出,决策层已形成新共识——“锚定长期通胀预期”被置于更优先位置。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在会议后的公开表态更具代表性:“即使经济出现疲软迹象,由关税驱动的通胀压力也将大幅提高降息门槛。”

另外,数据预警经济动能边际减弱。美联储工作人员的经济预测模型显示,实际GDP增长预期较1月会议时明显下修。虽然劳动力市场尚未出现恶化迹象,但多位官员指出,企业招聘计划趋于谨慎;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波动加剧;消费者支出增长动能可能衰减。

与此同时,通胀风险持续上行。除能源价格波动外,决策者特别关注到住房服务通胀黏性、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和供应链重构成本。

3月会议决定将国债减持规模从每月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但纪要显示这一决定并未获得全体支持。

尽管所有官员同意继续缩表进程,但“放缓缩表”的动议引发激烈争论。此举被解读为“鸽派缩表”,旨在平衡流动性管理与政策紧缩信号。然而,部分官员质疑其必要性,担忧市场误读为货币政策转向。明确反对“放缓缩表”的联储理事沃勒认为,当前准备金水平足以维持缩表强度。

纽约联储官员则强调技术必要性,认为在债务上限僵局下需防范准备金骤降风险。纽约联储官员表示,放缓缩表可预防财政部一般账户(TGA)现金激增导致的流动性冲击。但市场担忧,缩表放缓或掩盖债务上限谈判破裂的潜在风险,若国会未能及时提高上限,2025年三季度或面临流动性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决策者坚持必须明确传达“放缓缩表≠政策宽松”的信号,显示其对市场预期管理保持高度警惕。

鉴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且当前货币政策紧缩,与会者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完全有能力等待通胀和经济前景更加明朗再行动。与会者评估认为,政策决策将根据经济演变、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进行调整。

会议纪要公布后,利率期货市场出现显著波动:5月降息概率从纪要公布前的68%回落至52%;全年降息预期维持在75-100个基点区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关键位。

经济学家们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测,并提高了美国明年进入衰退的可能性。经济学家指出,关税导致的进口成本上升将拖累消费,叠加企业债务高企,经济“硬着陆”风险不容忽视。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将美国2024年GDP增速预测从2.1%下调至1.8%,同时将核心PCE通胀峰值预期上调至3.2%。高盛则警告,若关税范围扩大,可能引发“滞胀”情景——即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胀高企并存。

摩根大通、花旗等机构将首次降息时点推迟至9月,认为美联储需更多数据确认通胀路径。

美国金融交易平台Kalshi数据显示,市场对年内衰退概率的押注从40%飙升至70%。

当前美联储政策陷入多重矛盾:既要抑制关税推升的通胀,又需避免过度紧缩扼杀经济动能。尽管短期“按兵不动”被视为权宜之计,但若地缘冲突或能源价格失控,滞胀风险或迫使联储重新评估策略。如何在控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成为美联储将不得不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正如卡什卡利所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迅速解决,或者比预期更急剧的经济衰退”,都可能改变美联储的政策路径。

面对复杂形势,美联储正构建弹性政策框架。如纪要所述:“政策决策没有预设路线,将取决于经济数据演变。”这种高度灵活的政策姿态,既反映出美联储应对不确定性的审慎态度,也凸显出现阶段货币政策的被动性。

市场需密切关注4月通胀数据及特朗普关税落地效果,这两大变量或成政策转向的关键催化剂。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至: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传播矩阵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