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多方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股票配置性价比凸显
此次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打出政策组合拳,表达了坚定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力挺资本市场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部署的迅速落实,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迈向新阶段。
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记者闫鹏)继“国家队”中央汇金4月7日盘尾“出手”之后,8日盘前中央汇金、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重磅发声,释放稳市强信号,同时上市公司掀起回购增持潮,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截至8日收盘,上证综指涨1.58%,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
业内人士表示,多部委、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联合共进,展现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的坚定决心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信心,有望形成政策合力,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强心剂。当前,无论从历史纵向对比,还是全球横向对比以及和债券回报率相比,中国股票市场都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中国版平准基金为股市提供坚实后盾
4月8日盘前,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汇金公司重磅发声。中央汇金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人民银行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宽基ETF是“国家队”资金入市通道,沪深300ETF更为首选标的。截至8日收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华夏沪深300ETF(510330)、嘉实沪深300ETF(159919)成交额分别达216.69亿元、143.64亿元、133.26亿元和122.04亿元,上述4只沪深300ETF合计成交额超过600亿元。4月7日,上述4只沪深300ETF合计成交额约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8日另外多只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ETF也明显放量,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和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成交额破百亿元,分别成交为160.18亿元和137.3亿元。此外,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和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成交额分别为81.49亿元和56.63亿元。
“中央汇金等资金作为政府和公共部门,购买二级市场股票ETF不仅直接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化解资金面负反馈,更重要的是起到信号意义,对于稳市场和稳预期都有积极影响。”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说。
李求索称,近年如2024年2月,市场连续调整后触发雪球等衍生品平仓,资金面呈现阶段性负反馈,汇金公司从单一增持蓝筹ETF到扩大ETF增持范围,快速化解了流动性压力也稳住市场预期。简单从主要的宽基ETF成交额超常规放大估算,4月7日ETF尤其尾盘放量可能超过600亿元,单日资金流入强度超出2024年2月初的水平。
中央汇金稳市资金来源有哪些?中央汇金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是资产实力雄厚。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中央汇金公司经营稳健,资产负债表健康。二是现金流充足稳定。中央汇金公司每年获得稳定的现金分红,可动用的自有资金规模较大。三是融资渠道畅通高效。经多年发展,中央汇金公司已建立起覆盖短中长期限、成熟稳定的市场融资渠道,还可获得人民银行流动性支持。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中央汇金历史上多次在市场关键节点发挥“稳定器”作用。此次政策升级后,其资金来源从自有资金、分红收入,扩展至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资金规模上限被彻底打开,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大幅增强。
“面对全球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带来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复杂环境,中国第一时间果断应对,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彰显应对外部冲击中国自身具备充足的政策空间。”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说。
长期资金入市“快马加鞭”
同样在8日盘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一条重要内容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这一调整预计释放数千亿增量资金,并通过‘集中度比例松绑+税延账户合并’等政策,引导保险资金精准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姚余栋说。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认为,从长期来看,保险资金作为长钱配置以债为主,利率下行带来再投资压力,而增配权益能够增厚投资收益,兼顾安全性考虑或流向低波高息资产。同时从现金流角度考虑,红利资产能够以股息收入部分补偿利息,减缓净投资收益率压力。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也如火如荼。据新华财经了解,第一期试点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全部投资落地;第二批试点机构总计批复试点额度1120亿元,参与的保险机构更多,目前各机构正在加快工作进度,尽快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
同样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代表,社保基金“官宣”近期也将继续增持。8日盘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告,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此次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打出政策组合拳,表达了坚定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力挺资本市场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部署的迅速落实,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迈向新阶段。
此外,多家知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纷纷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产。8日,进化论资产CEO、首席投资官王一平称,已分步抄底中国核心资产;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神农投资等私募基金也公开表示:“不应因市场短期的剧烈调整和情绪化反应,忽视中国优质资产的长期成长空间”“一些被情绪错杀的企业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投资价值”“关注超跌带来的机会”。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增持潮
4月7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与增持计划公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8日收盘,A股已有百余家公司宣布回购增持计划,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多家龙头上市公司。
比如,4月7日,宁德时代公告,公司拟回购公司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份,公司回购资金总额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含)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价格上限为392.32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股价累计跌幅近20%。截至4月8日收盘,宁德时代当日收盘价为219.05元/股,此次公告拟定的最高回购价格溢价近80%。后续宁德时代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股票回购往往被视为稳定股价重要举措。一方面,当股价被低估时,公司通过回购股票,向市场传递出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有助于稳定股价,防止股价过度下跌,发挥股价 “稳定器” 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市场上流通股的数量,在公司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会相应提高,从而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增加股东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市公司披露的回购股份的用途多为股权激励计划或注销,这被市场视为更具“含金量”的回购方式。“回购后注销股份会使得剩余股份减少、注册资本减少,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每股收益的提高,这对市场价格无疑是强心剂,能形成对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有力支撑,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心和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说。
国务院国资委8日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同时,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章俊表示,A股市场估值总体处于相对历史低位,其核心资产的配置吸引力持续提升。中央汇金加大力度增持A股市场,以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声,突出多部门协同形成合力,体现了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和信心。投资机构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短期波动不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
据中金公司统计,截至4月7日,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仅10.6倍,明显低于历史均值(2005年以来指数动态估值均值12.6倍),恒生国企指数动态估值不到10倍,比沪深300更低。从股息率的维度,沪深300的股息率TTM高达3.67%,超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2个百分点,反映即便盈利预期面临挑战,但股息稳定回报仍明显高于债券回报率,估值具备较强吸引力。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