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加快扩张!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创近一年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近一年新高。这也是开年以来,这一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上行并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安娜、王春霞)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最新走势再度释放经济向好信号。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近一年新高。这也是开年以来,这一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上行并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
“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在扩张区间内继续小幅回升,表明经济回升苗头更为明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当日同时发布的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走势进一步印证了专家的判断。数据显示,二者分别为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4和0.3个百分点。
“3月份,三大指数均在扩张区间内继续上行,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
从中国制造业PMI的分项指数来看,3月份,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较上月上升,升幅在0.1至0.7个百分点之间;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较上月有所下降,降幅在0.3至2个百分点之间。
具体到制造业供需两端,3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8%,比上月上升0.1和0.7个百分点,扩张均有所加快。
“3月份,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加上政策驱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继续上升,连续两个月运行在51%以上。”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说。
“新订单指数回升,表明我国扩大内需多项政策的综合成效进一步显现。”张立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制造业内需向好的同时,外需也在改善。3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同样连续两个月上行。
专家认为,制造业需求回升,带动企业生产意愿回升,这是3月份生产指数回升的主要原因。“3月份,生产指数连续2个月运行在52%以上。”文韬注意到。
分行业来看,3月份,在“两新”“两重”政策带动下,新动能较为集中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较上月上升1.2和1.4个百分点,至52.0%和52.3%,均在扩张区间内进一步上行;与民生相关性较强的消费品行业PMI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50.0%,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高耗能行业PMI则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至49.3%。这也侧面反映了,在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优化。
从制造业企业层面来看,3月份,大型企业PMI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在51%以上;中、小型企业PMI虽仍低于50%的临界点,但均较上月有明显回升,均已接近扩张区间。
此外,3月份,我国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8%和47.9%,比上月下降1.0和0.6个百分点。
赵庆河认为,3月份制造业市场价格回落,受到了近期原油、铁矿石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在一些受访专家看来,3月份,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降幅大于出厂价格指数的降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企业节省成本。
“但也要看到,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以及采购量指数的回落,表明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存在。”张立群表示,综合看,受政策推动,3月份我国经济呈现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下一步,要持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特别要显著加强政府公共产品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关键作用,尽快改变市场引导的需求不足趋势。
“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平稳起步,GDP增速大概率保持在5.0%以上。”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但后续宏观政策还需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紧抓快干、靠前发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经济工作已作出系统部署。3月份以来,各领域都在加紧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增长、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加力。
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举措;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助力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公布及出台,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
文韬预计,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二季度,我国制造业将继续稳定向好运行,宏观经济有望保持“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较快提升”。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