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华解读】LPR连续3个月持稳 年内下行空间仍存

新华财经|2025年01月20日
阅读量:

往后看,由于近期经济数据表现好于预期,且稳汇率和稳息差约束仍存,短期内降息概率或相对较低,但年内央行仍大概率择机降准降息。

新华财经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翟卓)20日,新年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正式出炉,1年期及5年期以上品种分别报3.10%、3.60%,均为连续第三个月与此前持平。

业内人士表示,鉴于近期政策利率企稳LPR的定价基础未变,年初银行面临重定价压力也缺乏下调加点动力,1月报价继续持稳符合预期;往后看,由于近期经济数据表现好于预期,且稳汇率和稳息差约束仍存,短期内降息概率或相对较低,但年内央行仍大概率择机降准降息。

——LPR连续3个月与此前持平

2024年10月,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别由3.35%、3.85%下行25个基点至当前水平,随后报价于11月、12月及2025年1月连续持平,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加点维持在1.6个、2.1个百分点。

LPR由政策利率和报价加点共同决定,其中政策利率主要为7天期逆回购利率,报价加点则要受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及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综合影响。

聚焦1月报价来看,首先,作为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1.50%)未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LPR将保持不变。

如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开年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保持不动,根本原因就在于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景气度上升,楼市也在显著回暖,带动202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大幅增长5.4%,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同时还有受访人士提到,近期美元指数维持强势,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走阔至历史高位,人民币贬值压力相应加大,政策利率及LPR“按兵不动”或也是综合内外政策环境,平衡稳汇率和宽货币目标下的选择。

其次,年初商业银行面临较大重定价压力,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和空间不足。回顾2024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行35个、60个基点,带动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及企业贷款利率双双降至历史低位。

“2025年初,大量贷款合同进入重定价周期,尤其是按揭、长期限基建类业务(浮动利率)重定价压力较大,去年LPR调降的影响或于今年一季度集中释放,对银行息差继续形成挤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在其看来,若此时继续引导LPR报价下行,则将进一步压缩银行净息差,不利于银行持续稳健经营;但若政策利率和LPR降息能避开年初信贷投放高峰期,则可使银行息差压力在今明两年内分担,从而减轻对今年净息差的冲击。

最后,近期市场资金面偏紧,资金利率快速上行,也使得银行主动负债成本提高,LPR报价加点下调受限。

“1月税期和春节取现压力重合,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力度整体有限,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明显收紧,负债成本抬升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主动进一步压缩LPR和逆回购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短期内降息必要性或下降

展望后续,当前业内普遍预计,在物价水平偏低,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仍需进一步巩固等背景下,2025年人民银行或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并引导LPR跟进下行。

具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有受访人士表示,“适时”“择机”意味着央行会选择在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社会预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时点发力,实施降准降息。“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工具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保留政策空间。”

在力度方面,王青判断,2025年降息幅度有望达到50个基点,高于上年的30个基点,届时将引导LPR较大幅度下行。而且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有望下调,从而切实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

“同时还不排除2025年或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来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性。而这也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王青说。

在时点方面,明明提出,考虑到1月票据利率较多回升或指向信贷需求有所修复,预计后续LPR降息的落地时点仍会综合考虑金融数据成色、债市收益率曲线形态以及人民币汇率压力等。

另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使得货币政策即刻加码宽松的必要性下降,同时稳汇率和稳息差内外约束仍存,短期内运用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的概率或相对较低。而来自海外经贸政策的不确定性或对降息时点产生更大扰动。

“不过总体来看,美联储降息步伐调整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都不会实质性影响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续监管或通过引导存款利率适度下行及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等方式,来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