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2024年社融增超32万亿元 金融支持经济交出亮眼答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看,2024年金融总量合理增长,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
新华财经北京1月14日电(记者翟卓)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8.0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3%。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看,2024年金融总量合理增长,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人民银行将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全年新增社融超32万亿元 继续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余额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月高0.2个百分点;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虽较上年少3.32万亿元,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总体上看,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保持了合理增长,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恢复向好。”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介绍,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全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7.05万亿元。二是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持续发力,全年政府债券净融资11.3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1.69万亿元。
三是企业债券融资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全年企业债券净融资1.91万亿元,同比多2839亿元。四是表外融资中的信托贷款同比多增,全年信托贷款增加3976亿元,同比多增2400亿元。
再从结构方面看,2024年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2024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及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为13.97万亿元、4.26万亿元、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13.0%、14.6%,且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表明信贷结构仍在加快优化的进程中。
最后从价格来看,2024年社会融资成本稳步下行,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
记者获悉,2024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3%,比上年同期低约36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约为3.11%,比上年同期低约88个基点。
综合来看,有市场专家表示,去年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并逐渐显效,预计随着后续各项政策持续发挥效果,有效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同时金融部门也将持续发力,共同支持金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
宣昌能也明确,今年人民银行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年末M2和存款增速有增有减 金融服务经济有望持续提效
在去年前11个月金融数据已陆续发布的背景下,当日新增的去年12月单月数据就尤其值得关注,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近1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往年金融机构在年底会留有余力,等待年初“开门红”。2024年底贷款能在上年高基数上继续投放较多,说明9月份以来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出现一定回暖迹象。
此外,近期地方化债和不良贷款核减对金融数据影响也比较大。据市场机构估算,去年12月上述两项因素对贷款增长的影响可能超1.5万亿元。如果还原以上两项因素影响,去年12月贷款增速或超过8%,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将明显大于往年。
另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去年12月末,M2增速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则下降了0.6个百分点至6.3%。
在受访人士看来,M2和存款增速有增有减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春节假期错位带来短期扰动。2025年春节时点有所提前,居民取现需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更早开始显现,对2024年12月存款增速产生下拉作用,但不影响M2。
二是财政存款加快向企业存款转化。12月通常为财政支出大月,前期发行的政府债券资金在年末集中拨付,财政支出强度加大、进度加快,不计入M2的财政存款余额大幅减少,释放出的资金进入实体部门转为企业存款,带动M2增速回升。
三是非银机构调整资产配置。《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已于去年12月生效,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及以下,套利空间收窄,非银机构将部分同业存款向其他资产形式转化,下拉存款增速。
综合来看,上述受访人士表示,从长期视角出发,地方隐性债务置换、金融机构化险对于纾解债务链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都是好事,而非银机构合理摆布资产配置、适度降低银行存款比重也有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未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望进一步提升。
展望后续,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预计,结合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的精神看,大力挖掘内需,满足企业和居民资金需求将成为2025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发力方向,加之基数效应影响,主要金融数据有望明显转暖。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