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适度宽松”将以降成本为主线 “超常规”政策工具创新可期
展望2025年,业内预计,货币政策兑现“适度宽松”或将继续从“需求侧”发力,通过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发挥利率调控,推动有效融资需求扩张。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也被寄予期待,为协同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或继续加码。
新华财经北京1月3日电(刘润榕)回望2024,这一年,流动性投放松弛有度,兼顾多目标平衡,降准降息稳市场稳预期;这一年,7天逆回购利率取代MLF成为核心政策利率,利率实现精准传导;这一年,临时正逆回购、买断式回购和买卖国债等工具应运而生,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
展望2025,业内预计,货币政策兑现“适度宽松”或将继续从“需求侧”发力,通过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发挥利率调控,推动有效融资需求扩张。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也被寄予期待,为协同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或继续加码。
2024年货币市场回顾:政策利率稳中有降 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新政策工具灵活使用
总量型货币政策方面,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投放资金的方式仍然以公开市场操作+续做MLF+降准为主,保障流动性松弛有度。其中,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确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2024年央行累计开展50890亿元MLF操作,合计净回笼中长期流动性19860亿元。其中,8-12月连续5个月实现净回笼。年内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合计释放中长期资金约2万亿元,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整体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定充裕。
价格型货币政策方面,政策利率稳中有降,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让利实体经济。1月,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7月、9月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共0.3个百分点。7月、10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两次下调,降幅分别为10BP、25BP;5年期以上LPR则在2月、7月、10月出现三次下调,降幅分别为25BP、10BP以及25BP。上述两个品种年内分别累计下行35BP和60BP,由此带动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货币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充实。7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强化利率走廊功能。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50BP,对应上下限宽度为70BP ,较现有利率走廊明显收窄。
8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渠道。8月开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9至11月每月均为净买入2000亿元,12月全月净买入增至3000亿元。
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逐步接替MLF的流动性投放功能。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人民银行12月31日开展了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91天)和6个月(182天)各7000亿元。
回看2024年资金利率走势,一方面,资金利率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呵护之下异常平稳,波动率显著降低,通常波动较大的月末时点反而趋于宽松;另一方面,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联动性也有所增强,即市场回购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的区间同步收窄。
在9月末降准降息落地后,央行进一步通过多种工具持续投放流动性,10月、11月资金面整体平稳,DR007资金利率中枢跟随政策利率逐步下移并基本持稳,12月由于大量地方债发行缴款、MLF大幅缩量续做、降准预期落空等因素扰动,资金面整体呈现价高量足、资金分层加剧的特征,同时2024年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R007资金利率也出现持续性倒挂。
业内人士预计,在“适度宽松”定调下,央行将灵活运用OMO、MLF、买断式逆回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等工具,并可能适时降准以呵护春节期间流动性,在降成本、稳预期的政策诉求下也不排除央行可能靠前降息,预计2024年年末资金面偏紧的局势有望在2025年1月得到修复,DR007资金利率中枢或将下行,资金分层现象也或将边际改善。
从“稳健”到“适度宽松” 降成本将依然是2025年货币政策主线
2024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年宏观调控政策时,货币政策时隔14年重回“适度宽松”,释放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的积极信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降准降息大幕或将再次开启。
具体来看,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展望2025年,货币政策又将何去何从?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或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放松,包括并不限于进一步的降息、降准,同时加大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新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在政策协同配套财政发力、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等指引下,央行买入国债的体量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为盘活资金活性、稳定物价,政策利率调降的幅度或高于以往几年,海外发达经济体降息延续也为国内政策利率下行打开空间。预计到2025年年底,央行可能至少有50BP以上的降息空间,对应货币市场利率补降空间较大,逆回购利率或重回低位。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或将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2025年“降准”或有2-3次合计幅度100-150BP的空间;二是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预计政策利率或有30-40BP调降空间,且LPR报价机制改革将提供贷款利率更大的下行幅度;三是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为协同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或继续加码,稳定流动性和融资利率。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分析称,基于货币-信用周期视角,偏弱的信用环境仍需宽货币加力。2025年,居民资产负债表仍处于修复期,企业信贷需求依然偏弱,银行净息差压力加大,均指向政策利率需要进一步下调。降息空间或在30-50BP,降准空间仍存。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在低物价背景下,从配合财政发力、激发私人部门融资需求、维持实际利率合理适度等角度出发,货币政策仍有必要更大幅度降息。基准情形下,考虑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预计2025年以7天逆回购为代表的政策利率至少需要下行30BP。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考虑到2025年适度宽松的总体政策主张,政策利率下行幅度会更大,大约在40-50BP,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或会逐步接近1%的水平。此外,央行至少还有望降准两次,每次降50BP,提供将近2万亿的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为缓解银行存款压力较大状况,支持银行信贷投放,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2025年一季度降准有可能落地,预计降幅会在0.5个百分点左右,释放资金1万亿元。这也将释放逆周期调节加力的清晰信号,代表2025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较早进入全面发力阶段。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