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月28日
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央行等七部门部署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圳出台并购重组专项政策;2025年A股策略前瞻 机构看好科技和重组两大主线;贵州茅台2035年要成为国际化企业。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8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发挥金融机构作用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行动方案明确五方面重点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提高全社会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数字化水平,鼓励开展重大物流技术攻关,促进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重要物流装备研发应用、智慧物流系统化集成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健全和优化管理标准规范,支持企业商业化创新应用。
•央行等七部门部署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建设证券期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建设证券期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数字化转型。在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合理评估金融机构数字化进程,指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建立跨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任务型团队,建立前端业务部门需求驱动的数字技术开发模式,提高科技开发敏捷响应能力。落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重点领域专利布局,持续提升科技核心系统自主可控能力。建设证券期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深圳市委金融办11月27日消息,深圳市委金融办就《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力争将深圳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投融资活跃区、技术和产业并购交易集聚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示范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先行地、创新资本生态健康规范先导区;推动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突破100单、交易总价值突破300亿元。
进入四季度,陆续有上市公司在相关公告中对全年经营业绩进行展望,抢先“报喜”。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记者发稿时,仅四季度以来便有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对2024年营业收入或归母净利润的预测数据,绝大多数公司业绩预喜。从投资角度出发,挖掘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板块及业绩有望高增长的绩优股,当前被不少投资者所重视。在机构看来,财政政策发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推升股市中枢,在中性条件下,2025年景气投资有望逐步回归。
上海证券报
中证A500指数吸引多路机构加仓。根据多只中证A500ETF近日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保险、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信托等多路资金积极买入。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依然在上报新品,本周又有4只相关基金上报。当前已上市的14只中证A500ETF成交也十分活跃,总成交额已远超沪深300ETF。截至11月26日,14只中证A500ETF规模合计达到1724.76亿元,较基金成立之初的280亿元增长逾1400亿元。11月26日,西藏东财基金、融通基金、永赢基金上报中证A500ETF,华安基金上报了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至此,围绕中证A500指数布局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96只。
公募股票型基金的自购金额逐年攀升,今年以来净申购额已突破28亿元,创出年度历史新高。据统计,今年以来获得自购的股票型基金中大部分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基金作为透明、低费率、工具化的产品,对贝塔收益具有一定的捕捉力,提振了基金公司自购意愿。不仅是公募基金在行动,私募基金也加大了自购力度,总体来看,公私募基金自购股票型基金已经超过35亿元。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今年以来,共有14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合计自购旗下产品金额7.23亿元,且主要瞄准股票策略基金。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券商及主体宣布回购计划或披露最新回购进展,其中“注销式回购”明显增多,反映出各家券商以真金白银传递信心,将重视投资者回报落到实处。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东方证券、东方财富、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等超过10家上市券商及主体披露了回购方案或更新回购“进度条” 。多家券商一致表示,回购股份的原因是基于对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市场信心。
证券时报
最近,以二次元文化为代表的“谷子经济”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热炒,短时间内多只热门概念股大涨。例如,“谷子经济”概念龙头泡泡玛特近期持续上涨,自年内最低点算起,股价累计涨幅已超400%。此外,广博股份9天7个涨停板。一些此前重仓“谷子经济”概念股的基金产品也获益颇丰。作为市场新概念,“谷子经济”为何能爆火?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深圳吃谷圣地Bit City次元小镇采访商家、“吃谷人”,并与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探讨了产业的投资逻辑和发展前景。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均认为,当前“谷子经济”处在行业发展初期,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从中长期来看,具备优质IP储备与完善市场渠道资源积累的公司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与发展空间。
对于市场周三出现大幅反弹,恒生前海基金认为是得益于消息面的刺激,包括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出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前期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以及年末消费旺季即将来临,前期各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对拉动经济促进消费效果可观,这些均有助于增加市场信心,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市场经历近期持续调整之后,短期资金活跃度逐步回升。同泰基金认为,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无疑是推动此次市场情绪回暖的重要力量。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的投入,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广阔的空间。同时,稳健且灵活适度的操作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资金链更为稳固,这使得市场参与者信心逐步恢复,资金开始回流股市。
2024年即将进入12月,国内外机构已陆续开始发布对2025年的宏观展望以及A股投资策略。包括中信建投在内,国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在内的10余家机构(含首席经济学家)普遍对2025年A股行情抱以乐观预期,且多家机构认为我国中长期经济有很大潜力。中信建投表示,流动性行情尚未结束,2025年A股大概率还是先做多流动性。中信建投策略陈果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继续中期看好中国股市“信心重估牛”,且认为随着政策逐步加码展开与见效,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国泰君安认为,预计有机会的震荡行情还会持续,跨年反弹行情可期。信达证券表示,市场震荡休整,本质上可能是很多短期博弈性资金的降温,不过由于长期资金和政策方向的转变,指数的中枢很难跌回原点。另外,海外的高盛、摩根士丹利对A股也积极看好。
证券日报
11月份以来,中药材市场显著“降温”。上半年因价格大涨而备受关注的白术、党参、当归、紫菀等中药材,于近期出现价格大幅下滑。康美中药网数据显示,11月27日,中国中药材价格(日)指数已跌至2000点以下,在中药材价格大涨的6月份、7月份,该指数曾一度涨超2250点。记者在走访昆明螺蛳湾中药材批发市场时了解到,以代表性产品三七为例,虽然每家门店的价格略有差异,但18头三七的价格基本稳定在220元/千克至250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在25%左右。同时,市场管控成效显现,假货扰乱市场、药商乱叫价的情况也少了很多。临近年末,市场中有养生意向的消费者较多,众店家也在琢磨“引流”新招式。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迎来加速崛起的黄金机遇。近日,广汽集团对外公布商用车“135”发展战略,锚定2030年营收300亿元的发展目标,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车转型。除广汽集团外,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大型车企或产业链龙头企业也在竞相加速布局新能源商用车赛道。早前,比亚迪商用车“轻卡T5大电量版”发布。比亚迪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田春龙表示,比亚迪商用车在推出纯电产品后,进一步打造了混动专属平台,以扩大应用场景,实现新能源轻卡物流的全场景覆盖。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天行重型商用车系列电池。至此,宁德时代补齐了天行商用车系列的最后一块“空白”。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事业部CTO高焕表示,随着重型商用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提速,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续航短、补能慢、寿命衰减快等已成为关键挑战。
•临时股东大会释放多重信号 贵州茅台2035年要成为国际化企业
11月27日,贵州茅台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茅台国际大酒店召开。本次大会审议了分红、回购等5项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聚集于此,在股东交流环节,贵州茅台高管层就市场关切的话题与投资者进行了积极交流。根据贵州茅台早前的公告显示,此次临时股东大会将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决,审议《2024—2026年度现金分红回报规划》《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关于调整酱香型系列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及总投资的议案》《关于选举监事的议案》5项议案。对于茅台国际化问题,贵州茅台代总经理王莉称,茅台要加速国际化市场的拓展,包括从产品出口到文化服务“出海”等,到2035年,茅台要成为国际化企业。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