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新华社经济随笔:7年进博,让世界读懂中国经济之美
迈入第七届、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宛如一扇窗口,向世界传递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决心的同时,也让世界近距离感受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之美。
新华财经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韩洁、周蕊)相约上海,博览世界。自2018年以来,每年如期而至的进博会,成为中国与世界不变的约定。
行走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偌大的展馆中,密集亮相的“全球好物”引领消费新时尚,首发首展的各类新品映射绿色化、智能化新趋势,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彰显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迈入第七届、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宛如一扇窗口,向世界传递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决心的同时,也让世界近距离感受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之美。
这份美,体现在中国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从“共用一张桌子”到“拥有60平方米展位”,多年进博之旅助力磷虾油产品热销,让来自挪威的阿克海洋生物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使用高科技材料、更舒适安全的防护服,来自马来西亚的猫山王鲜果榴莲,能应对重度装修污染的空气净化器,全新氢燃料动力汽车,分类更精细化的高档化妆品,更智能的数码设备、健身器械、家居用品……
本届进博会上,瞄准中国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消费新需求,各国参展商们使出浑身解数展示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表达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强烈愿望。
今天的中国,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一个鲜明变化是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愈发青睐科技和文化含量更高、品质更好、使用更便利的产品,更注重运动健康和精神生活。
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1.2万美元人均GDP、超4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此规模的中国大市场,谁都不想错过。透过进博会窗口,世界看到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之美,从中捕捉未来商机。
这份美,体现在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衡量经济发展有两把标尺,一把是总量,一把是结构。前者代表的是速度和规模,后者反映的是质量和效率。
今年进博会上,各种“高精尖”技术和产品吸引参观者驻足:
西门子能源带来以新型树脂作为材料的可回收风机叶片;力拓展示使用生物质和微波能代替焦煤的创新炼铁工艺;欧姆龙携乒乓球教练机器人上演精彩的人机对战……
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进口展品之变映射中国产业结构之变。
面对增长疲弱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在应对挑战中前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扎实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共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正在成为新增长引擎。
这些新变化,是中国经济向“质”而行的生动写照。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也必将带来广阔新机遇。
这份美,体现在中国携手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之姿——
本届进博会开幕前夕,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正式生效。顶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逆风逆流,中国通过进博会持续发出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声音,也为世界搭建了合作共赢的舞台。
第七届进博会吸引约3500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297家,创历届新高。
今年,美国参展企业数量继续名列前茅。继去年美国政府首次设立官方展馆之后,美国食品与农业馆今年再次亮相,开馆首日签约额就超过去年总和。
从第一届开始,进博会一直积极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提供便利,今年邀请了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提供120余个免费展位。孟加拉国的黄麻手工艺品、赞比亚的蜂蜜、坦桑尼亚的腰果等特色产品得以漂洋过海,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时代潮流。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思维只会阻碍前进的脚步,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
在进博会这个舞台上,我们看到一个个展台、一次次研讨、一场场签约,汇聚成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大潮。它背靠中国经济大海,涤荡保护主义浊流,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为促进世界繁荣发展注入正能量。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