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华解读】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磅发布 释放了哪些信号、提示了什么风险?

新华财经|2024年08月09日
阅读量:

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金融支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

新华财经北京8月9日电(记者翟卓) 8月9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重磅发布,在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还阐释了下阶段政策取向及工作重点,释放了积极信号。

总体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逆周期调节,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而针对市场的普遍关注,报告还开设了多个专栏聚焦利率机制问题、阐述住房租赁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醒公众投资者审慎投资、警惕债市风险。

——三轮“组合拳”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根据报告,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金融支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

梳理来看,年内迄今货币政策已接连打出三轮“组合拳”,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如在年初,市场上对全年经济增长存在一些担忧。1月24日,央行相继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至2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又下行0.25个百分点,为2019年LPR改革以来最大降幅。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助力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步入年中,继总量发力后央行又在结构上下大工夫。5月17日,房地产领域重磅政策集中出台。央行连续发布多项通知,包括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时还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力度空前,有效缓释房地产市场风险。

三中全会之后,央行加快深化改革、积极响应部署。7月22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以及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行10个基点。至7月25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又接续下行20个基点,通过系列降息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重点话题方面,报告在专栏1、2中聚焦了利率机制问题,一篇梳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脉络,另一篇介绍了近期央行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方面的一些改革举措。

业内人士表示,利率市场化是央行长期持续推进的重要改革,两篇专栏分别从稳慎推进完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角度切入,体现了央行既能“放得活”又能“管得住”的深化改革要求。

形成机制方面,在央行的持续推进下,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定价。其中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情况,参考LPR与客户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利率定价则总体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自身经营需要自主确定。

据前述业内人士介绍,2023年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均下降约30个基点。

调控机制方面,通过调整优化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央行进一步增强了利率调控能力。在受访人士看来,央行近期一系列操作,有效体现了三中全会精神,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例如,央行通过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招标改为固定利率的数量招标,明确其政策利率地位,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增加午后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在不改变现有利率走廊格局的情况下,既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又有利于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

——支持住房租赁产业可持续发展

报告中,专栏3聚焦支持住房租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受访人士表示,该专栏抓住了住房租赁产业这一关键点,阐释了金融支持住房租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兼顾当前与长远。

从短期看,当前房地产市场也处在调整的特殊时期,很多新房卖不出去、二手房产空置,加大对住房租赁产业的支持,有助于盘活存量去库存,平衡房地产市场供求,稳定预期。

从长远看,总量上我国已“不缺房”,但结构上还有调整空间,新市民、青年人想租“好房子”;坚持租售并举,支持越来越多的住房租赁优质企业进入市场,发展住房租赁产业,这些都是未来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方向。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住房租赁业务仍处起步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处在调整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金融和其它政策合力,通过盘活存量去库存培育住房租赁产业。

在前述受访人士看来,央行及时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新工具,支持企业批量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可较快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多地也在财税、土地、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支持,这些都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产业商业可持续性。

其表示,有了上述金融和地方财政政策的支持,未来随着住房租赁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和市场商业化有效运转,住房租赁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空间,长期看也有助于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模式有序转型。

——提醒公众投资者审慎投资、警惕债市风险

今年以来,债市持续火热,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和年化收益率走高,吸引了不少公众投资者。报告也在专栏4中专门分析了资管产品净值机制对公众投资者的影响。

在受访专家看来,过去几个月,央行已通过多个渠道向市场提示债市风险,本期报告设置这一专栏,也旨在提醒公众投资者理性评估市场风险,审慎开展相关资管产品投资。

例如专栏提示,在净值化环境下,资管产品投资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实际收益最终依赖于底层资产市场价值的动态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当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不同投资产品收益。存款利率看似偏低,收益是确定可实现的,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未尝不是理性选择。

此外,今年以来,我国长债利率下行,一些资管产品的长债配置增多,随着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涨,产品净值走高。专栏也提示,资管产品投资者还应适度关注长债利率走势。

业内专家分析,近几个月长债收益率持续、快速下行,既反映市场对长期增长预期偏弱,也有短期供求扰动的影响。

“从我国2035年要实现人均GDP翻番目标和长期经济基本面看,市场预期与经济长期增长情况是存在偏差的,当前这么低的长债收益率是不可持续的。”在上述专家看来,未来利率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投向债市的资管产品净值也会随之回撤,现在入场的投资者,高位接盘的风险很大。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