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财经分析】鄂尔多斯文旅产业转型“密码”

新华财经|2024年07月03日
阅读量: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7月3日电(记者 王菲、苏醒、袁波)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以“旅游+”深度融合催生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旅游打造成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暖城”文旅不断出圈出彩,为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旅深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为适应文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准格尔旗将黄河大峡谷打造成为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景区,以多元化手法展示当地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有效推动旅游区提质升级。

鄂尔多斯以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契机,统筹文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融入全域旅游之中,塑造暖城文旅新IP。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神秘的“河套人”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探寻古代文明的遗踪。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在文物保护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启动运营萨拉乌苏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同时稳步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建工作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工作,通过文化和旅游的交融,让古老的文物焕发新生。此外,赴西安、延安等地对接文旅推介会,策划包含绿色生态、红色研学、考古体验等在内的旅游精品线路。

今年五一期间,乌审旗共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同比增长66.8%,其中萨拉乌苏旅游区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208%。

推动考古体验馆建设、组织实施“多彩鄂尔多斯”系列文化活动、开发“暖城有礼”系列文创产品……鄂尔多斯将体现草原和黄河等地方特色的文化IP融入旅游产品和景区建设中,将文物、非遗、经典民歌等特色文化贯穿到游客游览过程中,同时,依托非遗特色村镇、体验基地、传习所等载体,拓展集非遗传承、体验、教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传承空间,推动传统旅游向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转型升级。

响沙湾、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草原、黄河大峡谷……鄂尔多斯积极发掘地方特色文旅资源,打造以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及沿黄风光、民俗风情、沙漠生态、红色研学“一区四带”发展格局,描绘文旅融合新画卷。

图片1.png

图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释放消费温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夜经济”正显现出旺盛的活力,为城市消费增添新动能。鄂尔多斯加快旅游产业供给侧创新,打造“暖城七点半”夜间文旅消费品牌,支持各旗区和旅游企业培育以旅游消费为主体,带动住宿、特色餐饮、文化娱乐、文化创意等经济发展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鼓励市场主体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夜间特色消费项目,开展以“夜游、夜食、夜演、夜宿、夜集、夜读、夜健”等为主题的夜间文旅消费活动。通过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点亮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鄂尔多斯现已有2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抢抓市场机遇,激发文旅“留量”。通过举办“暖城之邀引客入胜”——八省十市百万人游东胜文旅资源推介会暨千家旅行社踩线活动、组织文旅企业外出参加“鄂尔多斯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等20余场大型文旅宣介活动,持续提升东胜特色文旅资源和优质文旅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同时,精准推出工业游、生态游、乡村游、城市游、亲子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统筹整合夜间旅游资源,增加游客到东胜城区过夜消费,真正将“流量”变为“留量”。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56.68万人次,同比增长46.7%。

博物馆奇妙夜、百日消夏活动、鄂尔多斯草原音乐美食季……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鄂尔多斯不断用创新性供给匹配创造需求,创造多元、个性、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平衡。

突出北疆文化引领,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鄂尔多斯加快补齐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开发、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短板,聚焦恢复和扩大消费,点燃城市烟火气,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2023年累计兑现促进文旅消费政策专项补贴资金1490.97万元,发放各类消费补贴超1亿元、拉动消费80亿元以上。

“文旅+”驱动新引擎

鄂尔多斯市实施“文旅+”战略,培育文旅新动能。准格尔旗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发展工业旅游,康巴什赛车小镇和库布其沙漠景区开发运动体验、赛事参观、户外运动等体育旅游项目,乌审旗红色小镇、鄂旗城川民院、鄂前旗桃力民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鄂尔多斯对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集聚区等开发建设“文旅+”、沉浸式演艺、民宿等项目,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生态游、休闲游、红色游、研学游、工业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文旅菜单”品类越来越多、融合发展特色越来越足。

为主动适应文旅产业个性化、多样化、重体验的发展趋势,鄂尔多斯积极应用AI、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旅游行业数据深度挖掘,培育和催生不同类别的数字文旅业态。发展沉浸式文旅数字化消费新场景,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让鄂尔多斯文物“活”起来。

“目前小镇入驻了一百多家羊绒制品中小企业。也拓展了我们的发展空间。”绒都小镇一家门店的90后老板介绍。

鄂尔多斯市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羊绒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绒都”。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不仅有行业龙头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还有众多从事羊绒生产加工的中小型企业和羊绒行业从业者。当地结合城市更新建设,打造集羊绒旅游研学、电商基地直播、特色羊绒购物等于一体的绒都小镇特色商业街区,拓展“旅游+羊绒产业”新路径,通过旅游+羊绒业的发展,实现双向赋能。2023年,鄂尔多斯市共接待游客335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9.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311%。

锚定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定位,鄂尔多斯加快文旅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等新路径,大力发展自驾游、露营游、工业游、冰雪游、乡村游等新业态、新产品,形成供需齐发力、投资与消费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激活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参与调研:李丽静、孙欢杰、王智敏)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