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财经分析】利好因素集中发酵 债市做多情绪仍占主流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30日
阅读量:

6月下旬以来,30年、5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债市做多情绪持续。分析认为在基本面修复放缓和供需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资产荒”行情将持续。

新华财经上海6月30日电(记者 杨溢仁)6月中下旬以来30年、5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继下破2.5%,在跨季后资金面转松向好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债市做多情绪得以延续。

分析人士认为,身处基本面修复边际放缓、供需结构失衡短期暂难扭转的大环境中,债市“资产荒”行情将持续演绎。

债市利率波动下探

可以看到,6月下旬以来,长端及超长端利率持续突破下行,截至6月28日收盘,银行间10年、30年、50年期国债收益率依次落于2.21%、2.43%、2.48%一线,不改窄幅波动态势。

恰逢季末时点,债市缘何得以持续走强?

“我们认为,主要受到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推动。”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指出,“首先,是经济修复动能偏弱,实体加杠杆意愿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债市表现——促使长端利率下行。其次,是管理层呵护资金面与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坚定,本周央行净投放资金3250亿元,在极大程度上平抑了跨季资金面的波动。再者,5月信用利差压缩后,票息类资产吸引力进一步降低,同时短端利率回落,促使国债期限利差走阔,目前长端、超长端利率债的性价比有所凸显。”

“我们也注意到,此前央行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在管理层禁止‘手工补息’的背景下,银行存款多流向了非银机构,这无疑利好中短端利率债和信用债等品种的表现。”一位机构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此前,长端、超长端利率债维持横盘震荡走势,中短端利率债、信用债收益率下行较多,并带动曲线向陡峭化演绎,而这又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长端、超长端利率债的相对价值。此外,近期股市表现趋弱,‘股债跷跷板’效应为长债、超长债的良好表现提供了坚实支撑。”

偏多因素占据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上,管理层明确表示要“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物价温和回升”“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的方向上持续用力,即在经历了2月以来的政策观察期后,三季度降息、降准窗口有望再度开启。”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事实上,尽管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整体延续了回升向好势头——背后是前期稳增长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同时也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和投资都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不过,市场也必须看到,现阶段以房地产投资下滑、居民消费偏弱为代表,二季度宏观经济‘供强需弱’的特征依旧较为明显。

“总而言之,在楼市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市场预期依然偏弱。值得注意的是,受需求疲弱拖累,5月、6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再度降至收缩区间,显示在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背景下,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前述交易员称,“由此,随着降息周期的开启,债券的潜在收益有望进一步上升。”

除了来自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利好,眼下,境外机构持续增配中国债市也对行情表现构成了偏多影响——年初以来,境外机构在二级市场的净买入规模整体处于近年同期高位。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境外机构延续了2023年9月以来重新增持中国债券的趋势,5月单月增持约1700亿元,较4月大幅上升1200亿元。分券种来看,5月境外机构继续增持同业存单880亿元,同时增持政金债513亿元、国债253亿元。其中,对政金债和国债的增持量超过1月至4月的月均水平。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指出,就增持对象来看,境外机构增持的券种正逐渐从同业存单重新扩展至政金债和国债,这或许表明境外机构较此前更加看好中国债券市场。

机构建议持券待涨

总而言之,现阶段越来越多资金追逐越来越少的资产类别已成大势所趋,而这也意味着,目前想要依靠票息来实现满意收益并不现实。

“过去,由于票息水平足够高,因此除了做纯利率的投资者,大多数账户和管理人没有习惯利用久期增厚收益。然而2023年至今,许多传统策略——如杠杆策略和信用下沉策略,已经逐渐失效,剩余的有效策略极其有限。”民生加银基金专户一部高级投资经理兼公募基金经理关键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久期俨然成为了一种通用的、能提供账户弹性的手段。无可否认,票息处于相对低点是对所有债券从业人员的考验,投资者需要意识到,在负债端压力和考核目标下,大部分账户可能都存在拉久期的需求,无论是信用债还是利率债。”

多位受访的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市场的整体久期水平将逐步上升。“个人也建议,未来各机构可根据负债端性质,在久期上进行适度拉长,在波动和收益之间做出权衡。”上述交易员称。

中金公司方面判断,三季度,债市长端利率可能仍会先于短端利率下行,也可能会出现类似过去几年的情况——即进入加速下行阶段。中长期来看,随着基准利率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空间的开启,整体利率回落空间也会进一步打开。由此,聚焦债券的投资布局,目前积极持有待涨或仍是相对占优的策略。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