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高端访谈】“三链共构”推动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访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陶成波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29日
阅读量:

陶成波表示,宁波舟山港要在做大“装卸港”基础上做强“物流港”,在做大“集散港”基础上做强“贸易港”,在做大“产业港”基础上做强“服务港”,围绕三大转型来完成提能升级。

  新华财经杭州6月29日电(记者翟卓)“港口是‘一带一路’重要港航枢纽的核心支撑,集团将坚持物流链、贸易链、服务链‘三链共构’,推动宁波舟山港从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陶成波在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31742256888229889.jpg

 

  记者:“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是集体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打造一个怎样的港口,目前已做了哪些努力,又该如何达成最终目标?

  陶成波:港口是“一带一路”重要港航枢纽的核心支撑,目前宁波舟山港已基本具备关键的地缘区位、优质的港口设施以及超大的货量规模,不过在发达的物流体系、完善的航运服务和全球经济贸易资源配置能力方面也尚有短板。

  后续,宁波舟山港要在做大“装卸港”基础上做强“物流港”,在做大“集散港”基础上做强“贸易港”,在做大“产业港”基础上做强“服务港”,围绕三大转型来完成提能升级。

  从具体举措看,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已通过“六管齐下”不断夯实提能升级基石。包括将提升港口生产规模作为彰显“硬核”力量的首要任务,以及将改革创新和智慧绿色赋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原生动力等。

  多措并举下已经显现成效,2023年宁波舟山港已完成货物吞吐量超13.24亿吨,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30.1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三。

  总体来看,目前宁波舟山港提能升级已具备坚实基础,任务艰巨但线路清晰,后续将坚持“三链共构”来推动目标实现。

  一是构筑物流链。重点构建更为发达的海陆双向大通道、更为协同的港航融合新格局以及更为有效的多式联运云平台,围绕“一网智联”物流服务,加快内外部物流数据和陆港、空港平台数据贯通,提升物流运营效率等。

  二是构筑贸易链。着重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铁矿石亚太分销中心、油品储运贸易中心以及船舶交易中心,做优“船舶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服务”核心业务,推广在线拍卖业务,同时优化新华·中国船舶交易价格指数并扩大其影响力。

  三是构筑服务链。重点夯实传统航运服务基础,业务上做强船代、货代、引航、理货等业务,管理上深化推进宁波、舟山两个港域一体化服务;同时加快高端航运服务发展,做大船供服务、做深航运金融、做优航交平台、做响指数品牌。

  记者:浙江海港在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布局方面有哪些新进展,面对持续的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又会有哪些战略调整来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陶成波:近年来,集团以“小步快跑、积累经验,先轻后重、规避风险”为原则,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海向方面,通过多途径拓展海外投资布局,聚焦力量推进海外项目落地。如集团在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布局设点,推动迪拜海港云仓、越南供应链管理公司、新加坡办事处等项目落地,增强了宁波舟山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贸易、物流、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往中东、东南亚地区更便利的物流通道。

  同时,浙江海港持续织密“一带一路”航线布局,截至2023年底,已有“一带一路”航线130余条,其中东南亚航线54条;特别是集团旗下宁波远洋加快布局东南亚市场,目前宁波远洋在东南亚航线增至4条。

  陆向方面,集团依托宁波舟山港积极融入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格局,在重点腹地货源拓展、多式联运通道建设等方面继续深耕,依托中欧班列金东平台优势,辐射欧亚大陆1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城市。

  数据显示,目前13条去程线路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已直通中亚、北亚、东欧地区,让广大亚欧腹地国家由“海锁国”变“海联国”。

  面对持续的国际局势纷繁复杂,集团将始终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加强各类风险研判和监测预警,聚焦主责主业,规范海外投资经营行为,稳妥有序推进相关投资合作和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以港口建设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科技创新、拓展多元渠道、搭建合作平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贡献力量。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