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华解读】科技金融大文章工作方案落地 七部门携手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29日
阅读量:

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更加完善精准、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更加丰富,科技金融政策配套不断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

新华财经北京6月29日电(记者翟卓)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针对科技金融运行全过程强化了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同时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系列工作举措,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复杂多元,创新链条不同环节,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金融需求区别较大,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

专家表示,要聚焦重点,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导向,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综合运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本次印发的《工作方案》也已经明确,要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

同时,《工作方案》还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保险产品,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并推动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发展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金融自身的能力建设,还要注重加强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增强可持续性。对此《工作方案》强调,将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是推动科技金融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对此《工作方案》明确,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完善常态化投融资对接、创新试点、风险分担和防控等配套机制,增强金融支持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在受访人士看来,要切实提升风险评估专业水平,不能过度依赖第三方融资担保和科技外部评估;同时还要密切监测科技金融风险情况,强化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

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

梳理发现,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更加完善精准、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更加丰富,科技金融政策配套不断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

如在金融工具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已于2022年设立了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带动银行发放相关贷款近2万亿元;且在总结上述两项工具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又新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金融产品及服务方面,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科技金融产品不断涌现,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同比增长75.4%,“创新积分贷”在国家高新区推广落地,“科技人才贷”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例如,山东省打造了“科融信贷”专项产品,在相关业务出现不良后,由省、市政府共同给予银行贷款本金损失90%的风险补偿,剩余损失由担保机构和银行按照8:2的比例分险,最终银行只需承担2%的本金损失风险,有效消除银行的“不敢贷”顾虑。

金融政策配套方面,近年来监管部门稳步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提升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度。不少地区还设立了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对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给予财政奖补。

此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明显提升。数据显示,过去5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从14%提升至47%;科创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科创票据累计发行8000亿元;超过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3万亿元。

往后看,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下一步,将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搭建经验交流和研讨平台,推动《工作方案》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