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财经分析】创业投资行业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仍需练好内功、培育耐心资本、拓宽退出渠道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28日
阅读量:

27-28日参加2024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五届鹭江创投论坛的业内人士分析,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近几年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各环节均面临较大压力。“创投十七条”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新华财经福州6月28日电(记者刘玉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创投十七条”),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出17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27-28日参加2024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五届鹭江创投论坛的业内人士分析,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近几年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各环节均面临较大压力。“创投十七条”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相关促进、优化措施落地将为创业投资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论坛期间,行业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如何培育耐心资本、如何拓宽退出渠道等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话题。

——行业迎来拐点?仍需练好内功

在中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剑华看来,“创投十七条”等政策对行业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利好细则。但从基金管理人数量、管理规模、退出节奏等维度分析,判断创业投资行业是否迎来拐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实际上,行业发展是否出现拐点其实并不重要。”金剑华强调,过去十多年创业投资飞速发展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实现的,但当前经济增速没那么高了,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基金管理机构也要更加注重提升专业能力。

金剑华表示,从长远看,只要GP能为LP赚钱,募资、投资等就都不再是问题了。因此,创投行业的从业机构,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近几年,全球的一级市场投资人都经历了巨大的投资范式变化。他分析,过去十五六年的时间里,一级市场享受了巨大红利,收益水平很高,尤其是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收益达到巅峰。但现在一级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盈利模式、投资模式的变化,不能再以过往的策略来投资。

李家庆表示,新范式下的投资策略要注重三个方面。一要坚持投早、投新、投硬,要坚持做一些难的事情、大的事情、看长线的事情;二要加强投资组合管理;三要把握交叉学科的特点。应坚持稳中求进的基调,既要通过长线投资来实现整体收益,也要用组合策略来控制和规避风险。

“创新、创业本来就是非常艰难的,不会太热闹,行业太好赚钱了我反而觉得会影响真正创新的推进。”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说,创业投资的价值不能光看是否上市、上市市值,本质要看创新效应,如在创新药领域,我国创新药的基础土壤已经非常好,2023年一批自研创新药的对外授权交易数量和金额都创下近年来的高峰。创新是关键少数创业团队才能真正做出来,相应的也不需要那么多不合格的创业投资机构。要让那些真正创新的团队实现技术突破、成长,机构才能挣到钱。

FOFWEEKLY创始合伙人、CEO,杉域资本合伙人张予豪预计,今年LP出资仍然会超过万亿规模,回报变好了,市场化的基金自然会回来。

——多举措促进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指数研究院科技金融股权投资指数课题组负责人表示,由于科技创新企业普遍具有成长性与不确定性“双高”的生命特点,在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引导基金、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基金等国资LP发挥好“定盘星”作用,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

金圆集团董事长檀庄龙表示,私募股权基金产品是扶持科技创新最合适的产品。当前,国家层面对创投行业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要进一步坚定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决心,同时,创投行业不要简单地为退而退,要着眼创造价值,以耐心资本的心态重塑私募股权投资新逻辑。

多位机构人士表示,在培育耐心资本方面,设置长期限是先决条件,还要构建耐心资本生态体系,如LP对GP的考核、GP对被投企业的考核,都需要更长的周期、耐心,投资科创企业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内的DPI、盈利,否则容易揠苗助长。

北京泰康投资CEO黄升轩表示,有关部门提出率先将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培育为耐心资本,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需要政府相关机构能够专业化、机构化,或者加强与专业化、市场化机构的合作,同时优化考核机制等。

惠州国投总经理李俊峰表示,一级市场将在规范调整后再出发,“创投十七条”提出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将有利于国资母基金更好规范发展,期待在市场化激励、专业化运营方面有更多细则,让国资母基金更好融入股权投资市场,促进行业百花齐放。

关于退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拓宽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我们现在都鼓励创业者更加理性看待上市,通过并购等渠道做大做强。”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说,并购实践中,按利润估值的相关要求导致硬科技企业普遍被低估,期待出台相关措施化解科技型企业并购估值难题。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优化S基金估值机制、拓展多元化境外IPO等。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刘健钧表示,在退出端,既要严厉打击各类投机套现型上市圈钱行为,又要为真正从事创业创新的成长型企业创造宽松的上市通道,特别是要扎实推进注册制走深走实,从根本上解决创投退出难问题。

刘健钧还建议,允许商业保险资金参与的创投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投资项目,允许社会保险资金参与创投。在税收端,超越公司合伙企业税制,适应创投基金的特点,出台特别税收政策。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家
文章:556 人气:558
作家介绍
手机扫码访问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