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华解读】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持续显效 5月份我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27日
阅读量:

今年1至5月份、5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增长态势。

新华财经北京6月27日电(安娜、王春霞)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其中,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7%。如何评价5月份我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运行态势?相关数据释放什么信号?记者就此采访专家。

“从盈利指标来看,应该说5月份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工业企业效益仍在恢复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今年1至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其中,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3月份同比下降3.5%转为增长4.0%,增速回升7.5个百分点,企业当月利润明显改善。

相比之下,今年1至5月份、5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增长态势。

分析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回落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从量-价-利润率三要素来看,1至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4%,降幅较1至4月收窄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1至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9%,同比增速较1至4月回落。因此,量价驱动工业企业营收增速回升,但利润率增速回落对整体利润形成拖累。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则表示,1至5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

“规上工业企业投资收益增速回落,可能与企业投资股票、基金等收益回落有一定关系。今年5月份和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指数都有一定程度下降,这对企业投资收益有一定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永军说。

此外,于卫宁还表示,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1至5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工业企业效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尽管如此,规上工业企业效益相关数据反映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应关注应收账款与产成品存货数据走势。”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提示。

5月末,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0%,增速较4月末提高0.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8天,较4月末增加0.1天;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6%,较4月末提高0.5个百分点。

“这表明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压力加大,需求相较于供给仍然偏弱。”杨畅认为。

“当前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处于历史高位,在通过政策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外,提振国内需求、疏通销售环节同等重要。”温彬说。

分行业来看,1至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比1至4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利润同比增长80.6%,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24.0个百分点。从单月数据来看,钢铁行业5月当月实现利润95.0亿元,同比由亏转盈,扭转了钢铁行业全行业连续3个月当月净亏损的局面。

张立群等多位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钢铁行业利润的快速增长,与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显效密不可分。

以钢铁行业为例,“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落地显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价格回升,带动钢铁行业5月份扭亏。”于卫宁说。

展望后期,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记者注意到,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这无疑将为企业更新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助力相关政策措施更快落地显效,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向好。

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空间巨大。

同时,温彬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的加快发行与使用,对提振工业企业信心、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基础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有望推动未来工业经济利润增速持续改善。5·17房地产新政出台,涵盖降低首付与房贷利率、取消或者放宽限购条件等,得到各地积极跟进,叠加政府加大收储力度、降低房地产库存,或将提振后期房地产市场发展,带动房地产相关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

“预计下一阶段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望持续向好,但利润空间可能会受到制约。”温彬表示,一方面,国家出台的宏观政策将有助于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恢复;另一方面,外需不确定性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将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制约因素。

张立群建议,下一步,仍要特别注意应对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尽快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政府投资对企业订单、企业生产和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效益全面好转。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