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财经分析】打出“稳价组合拳”!贵州茅台股价“稳”了吗?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26日
阅读量:

截至6月26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上涨0.17%,报1489.22元/股,总市值约1.87万亿元,成交额达44.15亿元,位居A股成交榜第二位。自5月8日调整以来,贵州茅台股价已累计下跌超14%。该股年内跌幅约为12%,总市值蒸发超3000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6月26日电(王媛媛) 在贵州茅台实施了停止“大箱”茅台酒投放、取消开箱政策等一系列“稳价组合拳”组合拳之后,茅台股价近三个交易日小幅反弹,昨日和今日盘中均一度突破1500元。贵州茅台股价是否可以就此企稳回升?

打出“稳价组合拳”

近期,贵州茅台打出“稳价组合拳”。今日市场消息称,多地茅台经销商层面开始“护盘稳价”,据称“原则上普茅2400元以下不出货”。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为了应对价格下跌,贵州茅台已经在采取行动。此前市场盛传,大箱茅台(12瓶装)将被暂停投放,这将对散瓶茅台价格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媒体从接近茅台的相关人士确认了该消息。

与此同时,有部分商家还收到了贵州茅台暂缓向其供应三季度飞天茅台酒配额,并暂缓15年陈年茅台、精品茅台暂停发货的通知。经销商称,贵州茅台此举意在通过缩减飞天茅台市场供应,维稳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此外,茅台1935“酒体升级鉴评会”举行,在保证茅台1935整体风格特点不变的基础上,茅台1935对酒体进行了提质焕新升级。

在茅台打出“稳价组合拳”后,市场反应积极。今日酒价披露的最新参考价显示,飞天茅台重新站上2200元:24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从前一日的2150元上涨至2210元。原箱的24年飞天茅台的批发参考价涨至2490元/瓶,昨日2450元/瓶。

分析人士称,这一数据表明,近期茅台的稳价措施和经销商的行动已经初见成效,市场信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

东兴证券表示,目前市场上“散飞”茅台很大一部分来源,就是12瓶装规格茅台拆箱后流向市场的。此次茅台取消大箱茅台的开箱政策是从根源上减少“散飞”的社会库存,意在稳定市场的批价。而茅台1935酒体升级,此举也被看做是茅台系列就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举措。通过茅台自身发货量的调节,有望稳定住当前茅台批价走势。

贵州茅台管理层最近开始出台有效措施控量保价,茅台董事长张德芹最近积极行走市场一线鼓舞经销商维护贵州茅台品牌形象,种种迹象表明贵州茅台公司将发动传统渠道经销商参与茅台酒控量保价协同行动。”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高端白酒本质就是以社会公众认知为基础的心理价位预期,茅台酒多年来的广泛公众心理价位预期都在2000元以上,茅台酒不会跌破2000元底线。

股价“稳”了吗?

近期,贵州茅台出现罕见的连续下跌,甚至失去坐拥多年的A股“市值第一”低位,被工商银行总市值反超,“股王”易主。

截至6月26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上涨0.17%,报1489.22元/股,总市值约1.87万亿元,成交额达44.15亿元,位居A股成交榜第二位。自5月8日调整以来,贵州茅台股价已累计下跌超14%。该股年内跌幅约为12%,总市值蒸发超3000亿元。对于贵州茅台股价的后续走势,业内人士如何看待?

贵州茅台近期的控价措施在短期内为股价带来支撑,但长期走势还需观察公司的基本面、市场情绪、宏观经济及行业趋势。股价的波动也受到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的影响。例如,如果市场对贵州茅台的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那么在控价措施之后,股价可能继续上涨。相反,如果市场对公司或行业的前景感到不确定,股价可能会面临压力。”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对新华财经表示,考虑到贵州茅台的业绩增长潜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结合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旺季,可以预期对其走势会有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板块情绪会逐步扭转。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茅台酒市场批发价下跌的核心逻辑还是在于供需关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消费总量下降。受大环境影响,高档白酒消费萎缩,导致一些囤茅台酒的人抛售,从而短期内造成了茅台价格下跌。杨德龙表示,品牌白酒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长期投资价值并没有太大改变,特别是在股价下跌之后,反而带来了布局良机。未来品牌白酒特别是具有社交属性的高端白酒,具有较强生命力。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称,虽然茅台推出了一些列控价措施,但很难真正意义上重回巅峰时期的股价,此外,从茅台的整个产销量,以及经销商库存方面,茅台库存目前属于较为高企的状态,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预计茅台股价重回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高位技术调整以来,贵州茅台震荡盘整的一个风险释放还没有真正完结。虽然说公司有一些控价措施,但个人认为公司近些年绝对涨幅过大,相对跌幅较小。”张翠霞表示。

国金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对贵州茅台维持短期弱现实、低预期、中长期预期修复的节奏判断,后续飞天批价企稳会对板块情绪筑底回升有所裨益,推荐把握强性价比配置契机。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