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访:新质生产力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注入新动力——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

新华社|2024年06月23日
阅读量:

中国正探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索尔海姆说:“中国政府积极同科创企业、科研院所携手合作,探索将前沿科技落地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品,这点已经超越了许多西方国家。”

新华财经布鲁塞尔6月23日电(记者殷晓圣 李骥志)“中国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人类的巨大进步,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注入了新动力。”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呼吁世界其他国家从中国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成功故事中汲取经验。

“信息技术革命同绿色革命的结合至关重要,这其中蕴藏巨大机遇。”索尔海姆对中国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予以充分肯定。

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体现在中国大地上一个个鲜活案例中。索尔海姆说:“融合了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四川雅砻江水光互补电站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今世界有两大工业和科技发展中心,一个是美国(硅谷),另一个就是中国。”索尔海姆说,作为工业强国,中国有诸多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之处。

“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和资源研发生产。中国统一的大市场、完善的工业生态系统和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让其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索尔海姆说,任何国家如果不同中国合作而独自谋求绿色发展,都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代价。

中国正探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索尔海姆说:“中国政府积极同科创企业、科研院所携手合作,探索将前沿科技落地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品,这点已经超越了许多西方国家。”

“中国如今是世界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全球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索尔海姆说,得益于持续的科技创新,在绿色产业、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方面,中国已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企业正在生产质量更优、价格更便宜的电动汽车,而欧洲的企业却在竞争中举步维艰。”谈及近期欧盟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索尔海姆说,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欧洲国家和其他西方国家应该觉醒,努力制造出更好的产品,凭实力竞争,而不是抱怨中国或筑起关税壁垒。

索尔海姆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放眼未来,不断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人民。这将是中国在本世纪获得成功的关键。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