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华解读】从扩围到“瘦身” 国资委更新“双百”“科改”企业名单

新华财经|2024年06月23日
阅读量:

业内人士指出,动态调整入选企业名单能够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未来需要融入新质生产力因素,更好发挥标杆作用。

新华财经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沈寅飞)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日前发布了最新一批“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名单,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561家企业入选“双百企业”名单;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648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名单。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科改”“双百”改革专项考核结果也于近日揭晓。

此次公布的名单与此前相比,入选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不断“瘦身”的“尖子生”名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双百行动”与“科改行动”作为国企深化改革中的专项工程,在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动态调整入选企业名单能够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未来需要融入新质生产力因素,更好发挥标杆作用。

国企深化改革专项工程任重道远

公开资料显示,“双百行动”与“科改行动”均为国企深化改革中的专项工程。前者为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主动探索创新推进综合改革;后者鼓励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业内人士指出,两项改革行动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双百行动”主动探索创新推进综合改革,打造一批“改革尖兵”。“科改行动”支持和引导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某种程度上,入选“双百行动”“科改行动”的企业数量和评比等级已成为外界衡量该企业实力与发展潜力的一大参考因素。

纵观入选的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名单,体量较大、实力较强的中央企业旗下入选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如中国石油有4家企业入选“双百企业”、7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有6家企业入选“双百企业”、4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5家企业入选“双百企业”、10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

按照相关政策,“双百企业”将被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用好用足现行的股权、分红权、员工持股等激励政策,积极探索超额利润分享、骨干员工跟投等激励方式。而“科改企业”的核心关键任务是围绕五个方面开展专项改革工作:治理体制机制、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动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科改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20年分别增长33.6%、40.9%,全员劳动生产率较2020年增长30.1%。2022年“双百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为14.3万亿元、6732.7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9.7%、35.6%。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双百行动”“科改行动”表明了国资委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视,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质生产力提出后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科技创新这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新质生产力强调,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整体目标,任重道远。

从扩围到“瘦身” 动态调整寓意几何

记者发现,与去年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即将启动之际,“双百企业”数量扩至580户,“科改企业”数量扩至672户,与国企改革两大专项工程——“双百行动”“科改行动”双双扩围相比,近几次公布的新名单则持续在减员“瘦身”。

202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最新版本的“双百企业”名单和“科改企业”名单。更新后的“双百企业”数量为572家,“科改企业”数量为664家,共计1236家。相比于2023年5月确定的580家和672家,两者各自减少8家。

本次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更新后的“双百企业”和“科改企业”名单,分别为561户和648户,较2月发布的版本各净减少10户。

记者注意到,退出名单企业均为央企集团下属中央企业,多数为非上市公司,但也包括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A股上市公司,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等新三板挂牌企业。

“动态调整是为了不让企业‘躺’在支持政策里停滞不前,让想改革的企业也有机会进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说,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认为,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持续开展专项或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双百企业”名单。从本次新公布的名单可以看出,对于“双百企业”和“科改企业”有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评价企业改革举措有进有退。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国企改革专项工程中这两项试点工程是综合性的,不是单项改革。相关企业是国企改革的“头雁”与“尖兵”,它们实施的改革措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如在资本运营方面,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强调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注重ESG治理。

融入新质生产力 为企业发展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科改行动”“双百行动”2023年度专项考核结果也于近日下发相关企业。一些拿到好成绩的企业已经接连公告了这一好消息。

中国中铁发布消息,该集团获评整体成效突出的中央企业,所属6户子企业成绩优异,其中3家企业获评“标杆”,3家企业获评“优秀”。

再如中国化学所属2家“双百企业”均获评标杆,3家“科改企业”获评1标杆、1优秀、1良好,集团公司位列“整体成效突出”央企行列,受到国务院国资委表扬。其中中国化学天辰公司在“科改行动”考核中再获标杆,实现连续四次获此荣誉。集团更是对天辰公司寄予厚望,提出要“聚焦主责主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化学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做一个‘探路领航’”。

据了解,此次向中央企业发布的“双百行动”“科改行动”2023年度专项考核结果中,本次专项考核涉及“科改企业”349户,评出标杆74户、优秀88户、良好105户、合格72户、不合格10户;涉及“双百企业”303户,评出标杆66户、优秀77户、良好88户、合格62户、不合格10户。

业内人士指出,“双百行动”和“科改行动”的考核周期通常是一年一次,共设标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5个等级,并对中央企业整体成效进行评价。从此次公布的名单看,“标杆”和“优秀”企业占参评企业的比例分别在20%左右和25%左右,也有一定比例的不合格企业,如此便形成了有效评价。业内人士建议,今后既要对“双百企业”和“科改企业”进行评比,还要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来认识“双百行动”和“科改行动”,包括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体现新规划、符合新形势、产出新动能。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