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积极备战新三板 3年或增收282亿元
核心提示:“此次扩容仅是场外市场建设的其中一步,未来有望逐步扩容至全部国家级高新区,最后有望覆盖所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对券商而言,这意味着场外市场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有分析人士表示。
姗姗来迟的新三板试点扩容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不过在具体业务筹备方面,各家券商态度却呈现出明显差异。有券商认为,试点区域的扩容有利于该业务做大,但收益性较弱的劣势也阻碍了该业务在行业中的发展程度。
“此次扩容仅是场外市场建设的其中一步,未来有望逐步扩容至全部国家级高新区,最后有望覆盖所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对券商而言,这意味着场外市场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有分析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新三板扩容的“枪声”打响后,部分券商也开始了备战工作。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场外业务负责人表示,由于人员流动关系,公司目前项目储备较少,因此现阶段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开发上,“之前寻找的项目比较分散,现在新圈定了三家园区后,以后找项目会更有针对性一些。”
实际上,由于扩容预期早已存在,另有一些券商在业务筹备方面的工作开展相对较早,并积累了更多的项目资源。西部某券商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团队目前储备的新三板项目已达数十家,未来有望在该业务上率先发力。
而对于大多数有意开展新三板业务的券商而言,项目资源并非最大障碍,缺少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才是现实难题。“现在有着两三年从业经验的都是抢手货,新三板业务的人才争夺未来可能白热化。”某券商人士坦言。
不过在部分券商积极备战新三板的同时,另有一些券商目前仍在观望,盈利空间较小成为这些券商迟迟不愿出手的最主要理由。
上海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绝大多数券商的新三板部门都是“亏钱的”。“只有一两家券商可以做到赚钱,但利润也很薄,主要是这样的项目相比IPO,融资规模有限,但干的活却不少。从实用性角度来说,缺乏性价比。”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三板业务的发展有赖于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包括投资者扩容、做市商和转板制度引入等。就远景而言,新三板业务还是得到了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可。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预计,扩容效应将快速显现,未来3年左右,挂牌公司数量有望超过3500家,是沪深两市公司数量的1.5倍,新三板市值约1.2万亿元,约占沪深两市市值的5.4%;就远期来看,挂牌企业数量有望超过1.5万家,是主板市场的两倍。
梁静同时表示,证券公司、创投公司以及园区类企业将受益于新三板的扩容,其中证券公司是新三板扩容的最大受益者。据其测算,短期内新三板对证券业的净收入贡献度约1%;但未来3年左右带给证券公司增量收入将达282亿元,净收入贡献度11%。(潘圣韬)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