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正文

AI推动医疗普惠展现巨大潜力 上海智能医学高地加快建设

新华财经|2024年12月20日
阅读量:

未来上海将着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面向行业的医疗大模型研发,加快构建“大数据语料+大算力平台+强创新算法”的创新体系。

新华财经上海12月20日电(记者杜康)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正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发生新一轮革命。当前,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覆盖医学影像分析、临床决策支持、个性化治疗推荐等广泛场景。让人欣喜的是,随着AI能力的加持,基层医疗能力有望大步提升。这将有效缓解我国居民数量多,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

当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被按下加速键,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列出了84个具体应用场景,引导人工智能更好落地医疗场景。上海也正在建设智能医疗高地,不论是算法、还是语料,关键要素不断完善。

60例到161例效率提升至2.6倍 AI助力普惠医疗、精准医疗展现巨大潜力

“中国人口多、病患多,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人工智能将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近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2024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主任委员孔德兴以人工智能在超声领域的应用为例,介绍这一技术在普惠医疗、精准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检查具有无毒害无副作用、灵活便宜、实时等诸多优点,在基层医疗中应用范围广。不过,孔德兴坦言,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严重依赖医生经验,“相对其他检查手段来说,超声检查漏诊率、误诊率偏高,对年轻医师挑战较大。此外,从治疗来看,超声介入的微创效果很好,对人体伤害不大,但同样严重依赖医生经验。”

他还提到,与日俱增的医学影像设备、快速增长的医学影像阅片量和增速缓慢的医学影像医生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面对这些痛点,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标准化、精准化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行业未来大势所趋。”孔德兴说。

数据和算法,是人工智能应用三大关键要素的其中两项。以超声这一细分领域为例,孔德兴介绍了当前行业的最新进展。“目前行业最新的探测器,可以帮助记录、计算声波的透射率、折射率,甚至声波的衰减率。虽然计算量非常大,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识别体内的钙化、炎症、肿瘤情况,这都是普通超声难以分辨的东西。这其中,数据和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对成像进多信息特征的提取和识别。”

孔德兴介绍,人工智能用于超声领域已经有产品获批上市,且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我们每年都会派两个超声医生到同样的村里面做甲状腺的义诊。前四年,这两个医生用传统的方法每个上午能够给60个村民做检查,接入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后,同样两个医生一个上午给161个村民做了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结节还是肿瘤,AI可以做很清楚的区分。”

上海建设智能医学高地 算法加快应用、语料不断丰富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节奏正在加快。政策端,今年11月,国家卫健委新发布了《关于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的通知》,详细列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以及医学教学科研4个领域的84个具体应用场景。

“数据”是AI的燃料。我国医疗领域的数据储备也在不断完善。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放射影像数据库建设工作,希望解决医学数据不可用、信息不健全、难以标准化的痛点。

上海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正在大力建设智能医学高地。围绕算法、语料等关键要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目前,上海已有60款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此外,上海正加快实施“模塑申城”工程,推动垂类大模型在医疗卫生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落地应用。上海首个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已在上个月正式发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医疗服务、医院管理、临床科研、医学教育创新。

语料方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闻大翔表示,今年11月,上海已经发布了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上线包括临床医学1.0版和公共卫生1.0版,语料规模合计达8TB。上海还发布了《医疗大模型语料一体机应用指南》团体标准和中国第一个医疗语料终端“小库”。他还透露,2024年上海开展医疗大模型应用示范场景征集工作,已经有近50个项目通过初审。

记者了解到,未来上海将着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面向行业的医疗大模型研发,加快构建“大数据语料+大算力平台+强创新算法”的创新体系;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持续推动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智能医疗装备等融合创新;完善应用生态体系,支持上下游共建行业规范标准,打造医疗大模型应用测评与评估体系,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开放。

上海还将鼓励更多的医疗服务领域的医院、科研机构和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加入进来,形成生态合力。同时,上海将帮助更多的医疗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快速落地。此外,上海还将进一步构建市场转化运行的机制,推进优秀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产品化、市场化。

不久前举办的2024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医学人工智能“上海宣言”》发布,宣言提出,上海将明确致力构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融合医学智慧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医疗体系的愿景。在上述体系中,人工智能不仅作为辅助工具,更是创新源泉,助力医生作出更精准的诊断、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