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倪鹏飞及管清友联合探讨:推进“市场轨”和“保障轨”并驾齐驱,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指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租房住,租金付得起的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就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起好房的一个现实问题。

该如何下决心、下力气让青年人住有所居?围绕这一话题,在百度财经独家出品的《硬观点》系列直播节目中,国家住房体制改革课题组原组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中指控股CEO黄瑜,以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进行了探讨。

1.jpg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该数据基本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亦超过了德国、英国。但在管清友看来,目前居民“住得还不够好”,“这些年市场轨走得比较快,保障轨走得有点慢,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保障轨补上。”

孟晓苏提到,过去我们试图用市场轨来代替保障轨,让开发商把户型切小,把房价降下来,让低收入者买得起房,将小户型、压房价当成了供应给低收入者房屋的主要方式。甚至有些省市为完成保障房套数的要求,把房子建到县级城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因为房价高、地价高而建得少。这些不科学的做法和资源错配,造成了大城市住房问题突出。

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破解以上问题?黄瑜从供给角度举例解释道,广州在“十四五”期间计划要建设约66万套保障房,其中租赁房大概60万套,占比非常大。如果落实到位,未来这将为解决新市民“住有所居”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深圳每年要有10万套租赁房。”黄瑜强调,这不仅是建设计划,更主要的是从土地源头上做规划。如果落实到位,让“市场轨”和“保障轨”并驾齐驱,那么不仅能实现“住有所居”,还能让一部分人住得更好。

管清友认为,要做到“住有所居”,除了提供更多各类保障房,还应该在租赁市场建章立制。例如,广东顺德规定某些特定区域的土地只能被用于制造业,不能用来开发房地产。

孟晓苏表示,房价上涨的一大原因是保障房没有跟上需求,如果保障房提供得足够,把“保障轨”健全起来,对房价最敏感的低收入者的权益便得到保证。

倪鹏飞认为,开征房地产税也是一个好办法,这将减少房子的空置率,或租或卖都会增加大中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和产权市场的供给。

黄瑜清晰指出,国家对于房地产金融以及个人的房地产投机行为会进一步强化监管。房地产企业应该顺应形势,对内部资源和运作模式进行相应调整。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