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16项措施促外贸 外需低迷制约政策效果
新华08网广州9月29日电(记者范超)海关总署28日公布了《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十六项”),从取消五项收费、深化四项改革、优化三项服务、简化两项手续、营造一个环境等方面出台了十六条具体措施。专家认为,外贸“失速”为国家出台改革措施提供了动力和契机,在出口便利化上为外贸企业“卸下包袱”,但由于当前中国外贸形势主要受外需影响,“十六项”对提升外贸增速可能作用不大。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凌云认为,这些措施与此前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意见相吻合,着实能够减轻企业在出口费用上的“包袱”。高凌云同时表示,短期内外贸企业可能会持观望态度,但长期来说对降低外贸企业出口成本、提升其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对于“十六项”对外贸增速能否产生促进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十六项”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内部程序的改革,其中不合理的收费以及不合理的规定早就应该改变。从本质上来看,当前的外贸增速下滑主要受外需影响,因此,决定外贸增速的仍是外部环境。
赵庆明认为,由于欧洲国家还看不到希望,美国的复苏也在缓慢进行中,各国都在制定相应的外贸刺激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因此短期来看外需难以扭转。从长期来看,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未来将降低对进口的需求;欧洲的情况也不乐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法国本土失业人数已突破300万,以希腊为代表的欧盟国家最终还是要让自己的国民勤奋起来,实际上也会减少外需。
赵庆明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贸增速很难再回到历史水平,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中国下一步应该以稳定市场份额为主,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此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以及国际地位。(完)
【责任编辑: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