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忠州笋竹文化节启动 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忠州鲜笋·e路追竹”第七届忠州笋竹消费帮扶品牌推广活动暨“生态白石·竹韵茶乡”笋竹文化节在重庆市忠县白石镇举行。
3月26日,“忠州鲜笋·e路追竹”第七届忠州笋竹消费帮扶品牌推广活动暨“生态白石·竹韵茶乡”笋竹文化节在重庆市忠县白石镇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整合特色资源,通过多元化的展现形式和推广传播,提高忠州笋竹品牌影响力,助推乡村振兴。
本次文化节通过线上+线下、政企联动、农商文旅融合等方式持续推荐“忠州笋竹”品牌,将开展展销、摄影书画展、挖笋采摘等活动。
活动现场,笋竹基地、笋竹加工厂展示了鲜笋、笋干、竹纤维环保产品等竹笋产品。柑橘酒、茶叶、羊肚菌等忠县特色农产品也琳琅满目,吸引不少市民品尝购买。
启动仪式上,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重庆红高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获颁“2024年世界林产品及木制品展林木业综合产品类”特等奖、金奖。重庆红高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等与县内外的企业签订了笋竹产品采购协议。
“今天的忠州笋竹,不仅是餐桌上的绿色美味,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生态经济的‘绿色引擎’。”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淑说,忠县笋竹产业是继柑橘产业之后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竹林总面积已突破30.6万亩,年产竹笋12万吨,年综合产值6亿元。
其中,白石镇于2008年率先从浙江临安引入雷竹、高节竹等优质食用笋竹在望岩村先行试种成功,按照“引种试验—科学示范—成功推广”的模式,探索出“企业自主发展、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笋竹产业链条。目前,笋竹已成为白石镇特色主导产业,现有笋竹3.1万亩,受益农户2万余人。鲜笋、笋干、种苗等产品主要销往湖北、成都、贵州、重庆、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笋竹年产量近1500万公斤,综合产值6000余万元。
下一步,忠县将力争建成区域竹林高效生态培育基地、竹产品加工中心、以竹代塑基地、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春笋基地。(王开云)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