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国信托业协会:信托业数字化投入超26亿元

金融时报|2024年11月19日
阅读量: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信托行业数字化投入达26.38亿元,同比增速明显回升,达9.8%。行业整体数字化能力指数为48.62,较2022年提高2.27。

信托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信托业正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信托三分类新规,加快回归本源。在此过程中,数字力量已成为构建信托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信托行业数字化建设保持稳步发展态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经营、服务、交付、管控以及IT与数据各项数字化能力均有所提升。

概况:数字化能力指数小幅提升

《报告》显示,2023年,信托行业数字化投入达26.38亿元,同比增速明显回升,达9.8%。行业整体数字化能力指数为48.62,较2022年提高2.27。

“伴随业务转型需要,行业整体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视与投入持续增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信托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峰表示,“在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的推动下,信托业加快推进转型调整,房地产、基建等传统业务领域规模持续压降,整体来看信托业新旧动能转换已磨合起效。”

2023年,行业数字化经营能力指数较2022年提高了1.5分,达到56.2分。其中,行业在客户信息应用及机构销售支持方面的数字化普及程度的提升是推动客户经营能力指数和机构经营能力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

以客户服务为例,信托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客户信息保护等问题,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5%的信托公司实现了上述目标;另外,约69.7%的信托公司建设了数字化的服务触达渠道,包括微信、APP、官网等。

相对而言,面向合作机构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李峰表示,受业务发展方向调整的先导性影响,各家信托公司都在重视相应的能力建设,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合作。

据记者了解,信托公司的数字化建设主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加大业务线上化流程改造,以此提升数字化水平。但也有少数信托公司建立起企业级的机构服务平台。例如,上海信托依托信睿平台等系统打造金融生态圈,已成功对接30余家理财子、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同业。

重点:资产服务信托亟待数字支持

根据信托三分类新规,资产服务信托是最具本源业务之一,是信托转型的重要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资产服务信托的核心在于“服务”,需要通过专业的信托服务创造信托特有的商业价值,从业务特点以及服务要求上来看,其业务更为复杂、工作量更为庞大,只有建立专业的数字化平台,才能更好实现业务的正常运转。

资产服务信托的数字化投入情况如何?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调研数据,从2021年起,行业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的业务系统投入持续增长,连续3年均超过2亿元,2023年达3.18亿元,同比增速达15.8%。

李峰介绍,家族信托、资管产品服务信托是行业当前数字化建设的重点,而家庭服务信托这一新兴业务,伴随信托三分类新规的发布实施,其数字化投入显著提速。从同比投入增速来看,家庭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2023年投入远高于其他业务,均超过了100%,足见行业对此类业务的重视程度。

“资产服务信托依赖数字系统支撑,前期开发建设专门的业务系统需要较大的预算投入,但近几年行业开始转型调整以来,经营承压较大,而且资产服务信托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尚不能带来规模化产出,公司对资产服务信托的科技投入颇为谨慎。”华东某信托公司科技人士称。

中国信托业协会调研发现,资产服务信托的数字化建设仍面临业务基础支撑不足、技术能力支撑薄弱、科技预算投入收紧等挑战。

探索:降低行业数字化门槛与投入

当前,从系统建设模式上看,信托行业主要有自主研发、外采和外采产品定制化三类。《报告》认为,在以数字化方式开展相关业务的信托公司中,资管产品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预付类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系统纯外采的占比较高,均在70%以上,分别为78.8%、75.8%和71.4%;而家族信托、企业/职业年金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业务系统的纯外采比例也达到了60%以上。

“这一方面体现了此类系统产品化程度相对较高,信托公司采购成熟产品后可直接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此类系统的专业化要求相对更高,行业的自研能力尚不足以支撑自主研发。”李峰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信托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关键岗位人才不足是个难题。另外,AI技术在数字化运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也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刘铁峰表示,信托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信托公司的努力探索,也需要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合作伙伴的协同共进。接下来,将持续完善行业数据“采、编、用”,建立数智化门户作为服务行业转型的主要服务窗口,同时,围绕标品投研、资产服务信托等重点转型业务的数字化需求,不断加强外部资源集约和平台功能迭代,降低行业转型数字化门槛和成本。

李峰建议,加强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例如,借鉴国外成熟市场和国内领先同业经验,发挥中国信登等行业基础设施在行业公信、资源凝聚、平台集约及科技基础等方面的功能优势,构建面向资产服务信托等转型业务的行业公共服务体系,为行业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