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货币 > 正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货币政策延续有力支持 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财经|2024年03月07日
阅读量:

展望未来,盛松成表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并精准有效支持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3月7日电 2023年疫情平稳转段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向好,但过程是曲折式前进的,四个季度同比增速4.5%、6.3%、4.9%、5.2%,表现出前低、中高、后稳的波浪式发展态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认为,由于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往往有时滞,面对波动中企稳的经济,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也要更加注重保持政策延续性,确保关键时刻能合理接力,及时托举经济。

去年存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开年经济好于预期。去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及时稳住了经济大盘。他从具体几方面阐述如下:

一是加大逆周期力度扩内需。2023年二季度国内经济恢复出现波折,内需不足,消费增速回落,外需也明显放缓,出口同比转负。中国人民银行顶着国外加息压力,于去年6月、8月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并累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效激发了国内需求。

二是去年8、9月政策加力稳地产、稳经济。进入2023年三季度,房地产下行压力加大,CPI同比转负,美联储加息至20年来高点。面对内外部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持续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配合调降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尤其是高效完成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惠及居民超过1.5亿,年均减少居民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

三是去年末今年初做好政策衔接。2023年12月指导国有大行年内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5000亿元支持“三大工程”,为来年经济增长打好基础。随着存量政策效果不断显现,2024年开年经济延续向好势头,春节期间居民旅游出行热度高涨,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但市场信心仍然偏弱,房地产市场也在筑底修复,经济恢复态势仍需巩固。

盛松成表示,今年年初货币政策主动担当、延续发力、稳好开局。一是降成本,激发有效需求。继去年引导主要银行三次下调存款利率,今年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持续打开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空间。

2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2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大降幅,LPR改革以来已累计下行0.9个百分点,带动企业贷款利率累计下行约1.6个百分点,有效激发企业中长期投融资需求,也减轻了居民房贷和地方债务利息负担,发挥好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作用。

二是增加市场流动性,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5个月增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并积极利用再贷款工具。2月还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加上去年的两次降准各0.25个百分点,已累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节约银行资金成本近200亿元。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仍保持9%左右的较快增长。

展望未来,他预测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并精准有效支持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把握好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将更好地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特别是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已呈现新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新动能与直接融资发展对贷款良性替代效应显现,信贷增速趋势总体将高位回落。在更多发挥债券等直接融资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盘活信贷存量,稳住货币信贷总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二是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面对国内外利差及国内银行存贷利差的约束,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更多通过改革的方式引导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强调,要继续支持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同时防范超低利率贷款导致的资金空转、套利,通过提高LPR报价质量、督促银行减免服务费用,提升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空间。

三是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五篇大文章”是未来信贷结构优化的重点。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支持挖掘经济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