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从“种子”到“参天大树”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迫在眉睫
上海科研资源丰富、创新人才集聚,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潜力巨大。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快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 杨溢仁)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备受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科研资源丰富、创新人才集聚,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潜力巨大。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快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临挑战
有公开数据显示,迄今我国拥有科技人员3000万,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达106万,分别占到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近年来,研发投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速攀升,研发总投入已占到GDP总量的1.98%,这与中等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0%,较之于美国80%的转化率,差距不言而喻。
眼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较弱是不争的事实。
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这么难?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指出:“这与现有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的不适应相关,即有的技术成果不能直接适用于产业领域。学校提供的是0到1的科学发现和技术上的创新,市场上需要的是10到1000/10000的成果运用,是能够获得收益的技术。”
此外,目前仍然有不少高校、科研院所没有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规定及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流程、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相对有效的奖励机制、收益分配不公允,多重因素叠加大大降低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市场中缺乏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是促进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所向企业转化的中介组织,是加速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助推器。就当前技术成果转化机构的服务情况看,其在知识产权申请、项目公司法律框架及股权设计、融资工具设计以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无法提供完整的科创全链条的专业服务。
上海致力持续做强创新引擎
好在,管理层关注到了上述情况。
尤其就上海而言,从“借光”到上海光源“自主造光”;从买飞机到国产大飞机开启商业飞行;从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到国产设备不断“破冰”出海……上海的科创发展之路,一直走在前沿。
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介绍,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了2100亿元左右,占全市生产总值约4.4%;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的比重达10.6%。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原创科技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拉开帷幕的2024(第18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简称“创业基金会”)揭晓了首批“天使基金”概念验证项目,具体包括仿人机器人下肢系统 、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高阻抗低噪声脑电信号采集芯片、基于大气等离子体刻蚀的机器人超精密抛光工作站、航空发动机叶片双机械臂协同超声滚压表面强化系统、无创连续血糖检测、第二代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医疗设备、基于产品数字化定义的模型技术应用软件……旨在挖掘高校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等优质科技项目,助力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创业,实现资助项目前移和提质增效,有效协助科研团队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记者了解到,目前创业基金会与各高校、园区等机构合作,正积极推动对概念验证类项目的直接资助试点工作,以期支持并降低科研团队在项目初期的经济压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政策主线,各地政府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决心和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运营负责人、创业接力合伙人董若愚坦言,“据我们了解,上海高校院所无论是转化合同数量还是金额,在过去五年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随着政策引导的逐渐落地,未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
面向未来,为抢占科技前沿,上海正不断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科技布局,制定实施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深化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等领域创新布局。
打通“最后一公里”需多措并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培育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协力。”董若愚说。
具体到实践层面,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推进,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首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落地仍是重中之重。例如,进一步探索技术经理人水平能力评价体系,优化职称评价体系,畅通事业发展通道,营造更为活跃、高效的技术转移生态。
其次,应支持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开展概念验证、技术评价、供需匹配、技术投融资等技术转移服务,鼓励本市新业态拓展技术转移业务。
再者,是深化实施技术经理人引育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技术转移方向学历教育,强化知识产权运营实务人才培养, 储备专利转化运用人才。
“我们需要培育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科研,与科学家具备同频对话能力的技术经理人。同时,他们也应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熟悉商业世界的规则,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创业充满热情。”董若愚表示,“总结来说,就是既能在科研技术上天马行空,也能在企业经营上‘接地气’。”
最后,是由顶层设计着手,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全国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建立技术权益确权体系、科技成果价值确认和市场化评价体系,完善技术秘密保护相关服务。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