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修复交流活动探索生态修复新机制
14日,以“矿山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矿山生态修复交流活动在榆林市人民大厦举办,与会专家表示,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还有很多难关亟待攻克。
新华财经北京9月14日电(丁正威)9月13日至15日,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同期举办系列产业交流活动。14日,以“矿山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矿山生态修复交流活动在榆林市人民大厦举办,与会专家表示,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还有很多难关亟待攻克。
图为矿山修复交流活动现场
矿山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榆林将矿山生态修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表示,矿山生态修复对于美丽中国建设和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意义重大,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数字技术和科技创新赋能,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推动矿山可持续发展,不要让开发后的矿山成为“大地的伤痕”。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蔡世华表示,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也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某些损伤与破坏。此次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院开展的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共治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良好氛围,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矿山生态修复主要分为“历史遗留”和“新产生”两类。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关凤峻认为,矿山生态修复应秉承“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应纳入地方统筹,与地方规划发展相适应,历史遗留问题由地方政府负责,新产生的问题由矿山企业负责,明确地方政府领导地位,建立政府企业统筹联动机制。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义保表示,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上理解矿山生态修复。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市场力量,让企业在生态修复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
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代表性和推广性的典型案例。活动中,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共治典型案例(2024)》并举行入选案例授牌仪式,共有12个典型案例入选。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作为入选案例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矿山生态修复”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佘廉认为,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对矿山修复开展非常重要,是下一步重点突破的方向。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中心主任柴小兵表示,近年来,榆林构建了“一带四区多点”的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确定了“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以示范引领的方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经验和模式。
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丁陈建认为,矿山生态修复目前还有很多技术上的瓶颈亟待突破,同时要建立生态修复监管长效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保证生态治理的长期有效。此外,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汪鑫、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营销中心主任王新锋也就对话主题发表了观点。
编辑:杨阳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