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媒聚焦 > 正文

杭州:凭“大综改”妙笔,绘就人工智能产业新画卷

新华财经|2025年02月27日
分享至: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阅读量:

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优化营商环境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松绑与服务优化,而是一场深度融合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系统性变革。作为这场变革的先锋阵地,杭州市灵隐街道的青芝坞特色街区,是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的核心区域,街区内的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引领着产业的蓬勃发展。而这背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其独特的创新实践,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落子“四单邀约”,开启产业服务“定制时代”

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出的“四单邀约”机制,为企业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

这一机制将企业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主动提出需求的主体。对于人工智能产业企业而言,其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且个性化的问题。例如,在研发阶段,企业对数据安全和算法合规性的关注极为迫切;在产品上市前,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尤为强烈。

在实践过程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迅速化身“需求对接枢纽”,将任务精准分配给对应的专业队伍。这些专业队伍在接到“订单”后,以专业的素养和高效的执行力,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024年,“四单邀约”机制成果斐然。灵隐街道开展13次“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扰企频次大幅降低36%,执法效率却提升50%。

布局“六个一模式”,构建产业治理“协同生态”

灵隐街道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出“六个一模式”,构建起全新的产业治理“协同生态”。

统一应急电话,打破了传统应急响应的部门壁垒。企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再需要在多个部门的电话间周旋,一个号码即可迅速获得全方位的专业救援,极大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

统一检查计划清单,摒弃了以往检查的随意性。街道依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规律、企业的研发生产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计划,企业能够提前规划,确保生产经营与接受检查两不误。

统一运行机制,为执法工作注入了创新活力。不仅规范了执法流程,更引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执法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风险预警,让执法更加精准高效。

统一建立青芝坞治理站,整合了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企业代表等多方资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这里,各方信息实时共享,问题能够迅速得到协同解决。

统一实施季度整体巡查任务,从传统的单一领域检查转变为涵盖安全生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维度的综合“体检”。尤其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对数据安全的高要求,重点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统一一支队伍巡查多领域,通过跨部门、跨专业的执法人员整合,实现了“一次巡查、全面诊断”,避免了执法交叉与空白,大幅提升了执法效率。

依托综合行政执法议事厅,街道搭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平台。各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技术创新瓶颈、人才短缺、市场拓展等,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形成强大的协同发展合力。2024年,通过该模式发现并处理11处违法行为,现场处置率高达55%,为产业发展营造了稳定、有序且充满创新活力的营商环境。

借势产业优势,开拓产业发展“新蓝海”

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作为产业创新的核心载体,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科研团队。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推动下,灵隐街道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合作模式。

一方面,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创新联合体”,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另一方面,街道组织“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各类创新活动,不仅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还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

青芝坞街区综合行政执法功能性党支部通过组织联合培训、党员志愿服务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执法服务和企业发展中;在旅游高峰时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街区人流、车流的精准调控,保障企业经营顺畅;“数字监督平台”整合纪工委、司法所、驻派律师、法制审核员等多方监督力量,实现对执法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监督……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灵隐街道以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人工智能产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陈晓 郦雨霞)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至: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传播矩阵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