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媒聚焦 > 正文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深化交流合作 共同推动茶产业碳中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2024年05月21日
阅读量: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在讲话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5月2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提供项目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研究院、中共安溪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溪县科学技术局承办的“首届中国(安溪)全球茶产业碳中和发展高端对话”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举办。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出席活动并致辞。

f801002b3bf94e89ba94efe003e14d04.png

(图为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

兰思仁在讲话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他介绍到,福建农林大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服务“双碳”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平台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使命同“双碳”战略需求结合起来,集聚优质资源力量,构建形成了农林大特色的碳中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系。

兰思仁表示,希望以此次对话交流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各单位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产业碳中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兰思仁认为,本次对话将进一步加强茶产业碳中和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安溪县、福建农林大学三方共建的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建设,推动从事茶产业、碳中和研究的单位共同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深化在茶产业碳中和领域的基础研究,强化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选题方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其次,兰思仁指出,通过本次对话,要进一步强化茶产业碳中和协同创新,构建形成校院地企深度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真正实现资源统筹、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各方面的融合,加速茶产业碳中和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后,兰思仁提出,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构筑茶产业碳中和新质生产力,深化数智科技、空天大数据、光电技术、绿色技术等新技术在茶产业碳中和领域的融合应用,促进大数据、光电信息、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与茶产业碳中和的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激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次对话的成功举办为全球茶产业碳中和发展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也彰显了福建农林大学在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见证更多像福建农林大学这样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全球茶产业的碳中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由福建年年香茶业股份公司、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中闽华源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墨赞茶业有限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减灾研究院、福建省绿色黄金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吴光研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糖小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百茶福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百茶千饮茶业有限公司、中国报道网茶业频道、《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支持。(马俊贤)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